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答复意见(B类)

日期:2017-10-26 10:56    来源:

字号:        

提案内容:关于解决老字号困境提升前门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潜力的建议。
    委员提出的“关于解决老字号困境提升前门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潜力的建议” 已收悉。感谢委员百忙之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指导。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门商业区老字号发展情况
    前门商业区是北京最具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老字号商业聚集区。前门大街的老字号,凝聚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商业成长发展的硕果。做好前门大街的老字号保护对于挖掘其无形资产、传承京味商业文化、提升前门大街的商业、贸易、旅游价值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2008年8月7日,前门大街开街。2009年9月28日,前门大街开市,103家商户开业,其中老字号21家。2011年5月8日,鲜鱼口街重张开业,定位为“京味特色、美食经典-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12家老字号入驻,成为展示古都文化、京商文化的重要窗口,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条“中华老字号商业街”。至此,前门商业区经专家论证的13家原生地老字号全部回迁,老字号的数量始终保持在35家左右。包括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大北照相馆、一条龙、便宜坊、中国书店、广誉远等,业态涵盖餐饮食品、服装鞋帽、日用品、图书、医药等。

前门商业区老字号不仅在商户数量上占有很大比重,在街区经济总量上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13年,前门商业区年销售额7.28亿元,其中老字号企业3.31亿元,占45.5%; 2014年,年销售额8亿元,其中老字号企业3.61亿元,占45.1%,同比增长9.1%;2015年,年销售额7.82亿元,其中老字号企业3.65亿元,占46.7%,同比增长1.1%。

截止2016年底,前门商业区业态构成及经营情况见下表:

计量单位

总数

老字号

外资

其他

小计

占比

小计

占比

小计

占比

商户数

115

37

32%

10

9%

68

59%

经营面积

万平方米

7.64

2.89

38%

1.23

16%

3.52

46%

2016年销售额

亿元

6.47

3.29

51%

1.19

18%

1.99

31%

从上表可以看出,老字号商户以32%的商户数量和38%的经营面积,为街区贡献了51%的销售额。与2015年同期数字相比,老字号商户数量占比均为32%,保持稳定;经营面积占比由35%增长为38%,销售额占比由47%增长为51%。在街区业态构成中,老字号是经营最稳定、换手率最低、贡献率最高的商户群体。

二.保护和发展老字号的主要做法

(一)重视街区规划,“打造首都文化金名片”专题研究和“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街区发展,规划先行。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7年,前门管委会拟完成《建设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 打造首都文化金名片》专题研究和《北京市前门商业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和研究机构正式签约,处在前期调研阶段。调研团队重视老字号的商业经验和经营诉求,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并逐户详谈,在未来的成稿中必将重点呈现老字号商户的主张与建议。预计2017年6月底,专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完成初稿。

(二)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促进老字号与非遗、文化产权等文化产业的集聚。

鼓励街区引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商户,推动两个业主公司与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及国际“非遗”技艺进驻街区、进行消费转化。永新华韵是一家以文化产业投资为导向,金融投资与产业地产协同发展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永新华韵将在前门商业区依托集团背景,进行非遗、中医养生、演艺、创业孵化、会展和教育培训六个文化板块的打造。

永新华韵采取自营和租赁两条腿走路的形式,目前已取得C2、C4、B4地块的产权,预计2017年底前主体架构完成建设。永新华韵与天街、SOHO两家业主公司,目前已谈洽近2万平米的自营和租赁面积,主要分布于大街街面和台湾商务区。2017年3月,台湾文化商务区内试营业非遗大师馆13家,合计面积2403平方米。截止2017年5月,大街街面上有传统文化中心、非遗体验中心、朱炳仁铜、国际非遗馆等多家非遗商户正式营业,其他各主题场馆及区域非遗馆火热装修中,预计2017年底前实现全部开门营业。2016年,首都唯一从事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产权股权及实物资产交易服务的授权机构——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由区委区政府引荐,正式落户前门商业区。

以上举措进一步的促进了老字号与非遗产业、文化产业在前门地区的集群效应。

(三)着力健全老字号扶持政策

我们在全市率先设立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从2007年每年拨款1000余万元,截止2016年已累计投入超过亿元,用于解决老字号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降低了老字号企业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强了老字号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天街产权属下的开街之初即进驻的老字号,都享受了租金和物业费的优惠补贴,这部分老字号保持了最大的稳定性。开街之后通过换手进驻的商户,按照市场平均成本进驻。天街集团目前已签约租赁商户总计73家,其中老字号20家,建筑面积共计约1万㎡。天街集团物业平均租金为6.87元/天/㎡,老字号企业平均租金为1.36元/天/㎡,平均租金差额5.51元/天/㎡,天街集团每年为老字号在前门大街的发展进行租金扶持补贴约2022万元;天街集团物业收费标准为30-70元/月/㎡,按照最低标准30元/月/㎡,老字号企业每年产生物业费共计约362万元,实际收取约100万元,天街集团每年为老字号在前门大街的发展进行物业费扶持补贴约262万元。

(四)着力做好老字号人才培养工作

积极鼓励和引导前门商业区老字号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创新发展。在2013年度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项目推荐工作中,我们推荐的老字号行业优秀人才——盛锡福帽业总经理雷军,凭借“制帽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获得了5万元资助经费;在2014年东城区优秀技能人才申报工作中,我们推荐的6名老字号企业优秀人才获得奖励,每人奖励3000元。2016年,根据东城区人才办安排,我委对所服务区域的重点商户主动开展北京市优秀技能人才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筛选出便宜坊烤鸭店进行重点推荐,对推荐商户详细解读政策文件,耐心解答困惑难题,辅助推荐对象完成网上信息申报及纸质材料的准备工作。

(五)提升公共环境,加强宣传推广,树立前门街区新形象。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天街集团以此为契机,启动了街区环境整治工作。在原有行道树基础上,按照6米的间距,栽种国槐110棵,并适量增加游客休息座椅,大大地改善了街区公共环境。悬挂于主街两侧墙面的历史老照片,历经开街后近9年的风雨,已经残破,前门管委会与北京珐琅厂合作,更换高档景泰蓝材质老照片,预计2017年7月底更换完毕。2017年8月,久违的前门历史文化节又将如期举办。欢快的节日氛围、舒适的街区环境,必将使古老的前门大街焕发光彩。

三.对老字号商户的分析与建议

尽管几年来老字号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重视,但是部分老字号仍然步履艰难。我们分析,这与公众对老字号的认知度正在降低、经营模式呈现时代局限性、生产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轨、员工激励不足、传承人才匮乏等多种因素相关,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认为,老字号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要政策要扶持的同时,也需:激发内部活力,创新机制体制;以保持原汁原味的批量生产方式应对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以互联网+的开放姿态与时代接轨,打造网络销售平台,多种经营模式并行;重视自身文化价值挖掘,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加以传播和宣传;用百年树人的思维打造人才,以精神物质并重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相信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字号企业,必将老树发新枝,旧貌换新颜。

最后,感谢您对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关心与支持!

特此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