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管养力度,提升管养精准度。在做好常规管养的基础上,针对易造成过敏的柏树等重点树种,每日13:00-15:00花粉浓度高峰期及时采取树体喷水、地面湿化、及时清扫等措施,并适时修剪树枝,减少花粉飘散,降低花粉浓度,在重点区域加大处置频次,确保全覆盖;针对易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在飞絮期及时采取树体喷水措施,减少飞絮飘飞,同时提高地面湿化、清扫频率,有效抑制飞絮二次飘飞;及时清理自然生长且相对集中的蒿属、豚草、草类等植物。
二是科学配置树种,加强源头管控。在人群密集活动区域,不新增并逐步减少易致敏植物的栽植数量,严格控制花粉致敏树种、飞絮树种的栽植数量与比例,严格禁止引进或使用致敏性柏树、蒿属类、豚草、葎草等植物,并将相关要求纳入工程、养护前端设计审核;将生长状况差、达到老化更新、景观效果不佳的致敏树木适时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加大对致敏性植物的清理力度。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开展动员督导。做好辖区内林地绿地养护单位动员部署,积极落实专项行动,印发《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对花粉过敏源植物治理工作的通知》,督导街道、辖区单位、物业及时采取湿化措施,落实花粉致敏防控工作。
四是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纸、公众号、网络等多媒体平台,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精准养护管理科普和宣传,并及时回应市民诉求,为建设花园城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于3月21日起组织开展柏类树种花蕾修剪湿化项行动,组织辖区绿化队、公园、街道等单位对柏类树种花蕾采取修剪、喷水措施。截至目前,东城区累计出动人员2014人次、车辆304台次,修剪柏类树种2073株,清理修剪花蕾1486千克,湿化柏树20380株,湿化面积约122万平方米。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