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卫生健康委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日期:2024-07-16 10:51    来源: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字号:        

2023年,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业务指导下,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市区工作部署,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职责,聚焦卫生健康中心工作,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加速“崇文争先”,全面推动“健康东城”建设取得实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区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和平里医院、隆福医院通过中西结合医院三甲评审;第六医院、普仁医院获北京市卫健委批复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探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普仁医疗集团建设。普仁医院获批市级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康复医学科荣获2023年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资助;第六医院与协和医院建立医联体框架内住院医师规培联合培养试点;持续推进健联体试点建设,开展青少年健康干预。

(二)坚持完善诊疗服务体系,让更多百姓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

持续开展医联体工作,探索医联体建设新布局。进一步完善医联体的三级架构,推出将区疾控中心纳入医联体、强化区属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等有力新举措。持续推动基层预约转诊,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模式。推动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普仁医院加入北京市基层预约转诊平台,完善东城区分级诊疗体系,扩大基层预约转诊覆盖面。扩大区域资源共享中心覆盖面,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患者就医便利性。

(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发挥区重症质控中心作用,加强重症梯队人员建设,提升常态化重症救治能力。强化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确定第六医院胸痛中心、普仁医院卒中中心、和平里医院中西医结合疼痛中心、隆福医院老年危急重症中心的建设定位。完善质控管理,新成立区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肿瘤治疗2个质控中心,进一步完善质控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引导形成区域内特色、错位专科发展格局。制定康复医疗、精神医疗服务等多学科实施方案,开展康复、麻醉、麻醉等情况调研和各类培训,不断加强临床专科管理。创新提高护理和院感服务管理水平,推进6家区属医院深入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对辖区60余家医疗机构机制建立和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和指导。积极组织辖区医疗机构落实行业作风建设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

(四)深化试验区建设,着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评审。成功举办第十四、五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创建“紫金健康”特色品牌,圆满筹办“紫金健康”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动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北京·东城),搭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举办“杏巷”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举办“故宫以东”中医药专场政企会客厅、前门“杏巷”企业发展洽谈会,引进以岭药业、片仔癀、信海康、六合星等企业入驻。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以“一巷一特色”为目标,推进“医产学研”、“成果转化”、“国际医疗”、“健康理念”、“故宫以东”特色“杏巷”建设,形成优质产业聚集。推进区属中医医院特色错位发展,和平里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诊疗中心、肾绞痛中心,隆福医院心内科、老年病科被市中医局推荐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鼓楼中医医院新建2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博爱医院、北京康复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名中医身边工程”及中医症状门诊,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医阁,为居民提供简、便、验、康的中医药服务。

(五)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安定门、交道口、东直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完成东华门街道台基厂站和安定门社区卫生中心鼓楼站装修改造。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建设专病特色科室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药登记功能,保障社区居民用药需求。落实延时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做到平日门诊延时至晚8点,周末门诊正常开诊。为辖区居民提供规范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扩大家医签约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立足应签尽签、愿签尽签,组建儿童保健家医团队、孕产妇家医团队、健联体家医团队,推出多种个性化服务包,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需求。

(六)持续完善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开展病毒性腹泻、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监测工作,及时规范完成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工作,做到传染病疫情无续发。积极应对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在区疾控中心南址设立急救驿站,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探索急救站点一站多址,实现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保持在99.7%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以历史最好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

(七)聚焦重点人群需求,着力优化全周期健康服务水平

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通过2023年北京市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提档升级验收。交道口及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市级妇幼规范化门诊、爱婴社区验收,实现辖区爱婴医院和规范化门诊全覆盖。2023年辖区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降低。推进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服务管理能力,开展老年人入户医疗服务项目。将区民政签约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老年人纳入重点管理对象,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预约转诊、上门巡诊等服务。全力推动托育服务发展,加强托育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参与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开展托育机构人员培训,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职业技能和能力素养。

(八)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为发展保驾护航

抓好重点基建工程建设,第六医院电力增容改造项目、鼓楼中医医院南院区装修改项目、普仁医院病房楼局部加固及节能改造项目如期竣工。紧抓卫生应急和安全生产工作,成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专班,制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发现的隐患全部整改完毕。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深入开展接诉即办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三率”提升。持续开展信访矛盾纠纷常态化调处排查。深化依法行政,严格法制审查制度,重大疑难案件100%审查。圆满完成春节、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卫生监督执法保障任务。推进市级信息系统对接,3家区属三级医院完成北京市预约挂号、医保移动支付及检验检查共享直连扩面工作,6家区属医院完成食源性疾病系统直报系统对接工作。扎实开展对口帮扶,推动东怀结对协作,有序推进与房山区大安山乡、史家营乡结对帮扶任务,和平里医院、鼓楼中医医院分别与河北省定兴县医院、衡水市中医医院签订共建协议,京城名医馆衡水分馆年底正式开馆。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推动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重点促进脑卒中、精神、肿瘤、康复等临床专科能力提升;持续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提升医联体建设内涵,深化区属医院与社区的合作;探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模式,推进北京市普仁医疗集团第二阶段建设。

(二)深化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争创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做好顶层设计,全力加速“杏巷”工程建设,深化国际医疗“杏巷”内涵;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三级诊疗服务体系,推进区属中医医院错位发展。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名中医身边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建设。

(三)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推进东直门社区、龙潭社区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广线上签约便捷签约流程,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吸引力;稳步扩大签约覆盖面,为功能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为符合条件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

(四)探索推进医养结合老残一体工作

以家医签约为抓手,对重点保障人群、家庭养老床位老人、残疾人等,优先提供上门诊疗护理、送药到家等服务;依托医养联合体,探索促进养老院、驿站、居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按需互转,对接老年人多样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扩大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范围,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五)加强妇幼保健院规范化管理

规范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实施全程母婴风险的“预测-预防-预警-应急”服务;优化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网络;推进青春期保健门诊建设。扩大更年期专家工作室覆盖面,提高两癌筛查率和诊断质量。

(六)筑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体系

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推进全民健康行动和精神卫生各项工作,加强心理健康宣传,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高素质疾控人才队伍,提升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能力。

(七)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加强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建设,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开展主题周末卫生日活动、统一病媒生物防制活动。落实国家卫生区长效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积极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促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八)持续开展重大项目与信息化建设

做好与望坛变电站工程对接,加快推进区第一人民医院异地迁建配套项目;推进北京市第六医院更新改造;推进区级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推进区属二级医院医疗机构完成北京市预约挂号服务、医保移动支付及检验检查共享直连扩面工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健康东城”建设,谋划和推动卫生健康服务的系统性、连续性发展,不断增强辖区百姓的健康获得感,为树立健康北京“东城典范”再立新功、再添锦绣!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1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