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攻坚克难之年。东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首善标准,全方位推进与张家口市崇礼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兴安盟阿尔山市、拉萨市当雄县、十堰市郧阳区的脱贫攻坚,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东城区帮助5个受援地区361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当雄县于2018年10月脱贫摘帽,崇礼区、阿尔山市刚刚于2019年5月脱贫摘帽,化德县、郧阳区计划2019年底脱贫摘帽;截至目前,5个受援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158人。
一、2019年重点任务和工作进展
2019年的脱贫攻坚形势依旧严峻,我区紧密围绕崇礼区“冬奥主题”、阿尔山市生态扶贫、化德县深度贫困现状、当雄县净土资源、郧阳区水资源保护等内容,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既全面助力脱贫又兼顾防止返贫,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力争实现受援地区今年全部脱贫摘帽。
(一)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保障脱贫攻坚
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夏林茂书记多次开会部署扶贫支援整体工作,并与受援地区召开联席会议(图1);金晖区长已带队赴崇礼区、化德县、阿尔山市、当雄县调研对接(图2),目前还需主要领导择机赴郧阳区对接;邹劲松常务副区长及各受援地区扶贫专员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实地调研,推动帮扶任务落实(图3)。
图1:区委书记夏林茂同志召开扶贫工作会议
图2: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同志在化德县调研扶贫项目
图3: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邹劲松同志在阿尔山市调研扶贫工作
(二)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坚持倾斜聚焦精准
已拨付区级资金2500余万元用于开展帮扶项目,资金项目坚持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援受双方落实“旬调度、月分析、季报告”项目推进机制,各部门、街道抓紧落实市、区两级资金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帮扶成效;按照市扶贫支援办要求,2019年区级财政援助资金应同比增加20%以上,近期拟汇总申请追加财政援助资金(图4)。
图4:金晖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崇礼区捐赠扶贫资金
(三)持续加强人才支援,扶智先行授人以渔
干部交流培训方面,2019年是受援地区挂职干部集中轮换之年,我区将加强干部交流、做好工作交接;目前共向受援地区选派处、科级挂职干部13名(崇礼区3名、化德县2名、阿尔山市2名、当雄县5名、郧阳区1名),安排6名干部来东城区挂职,邀请16名基层干部到东城区插班学习,为阿尔山市39名新任职干部举办专题培训,并创新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培训基层干部1200余人次。
教育方面,压茬选派20名教师赴受援地区挂职一年;开展结对校际间交流活动70余批次,通过送教、网络教研、讲座培训、师徒结对等多种培训形式,惠及干部、师生近8000人次。
医疗方面,压茬选派20名医生赴受援地区挂职一年;组织60余名专家开展培训义诊活动,培训医生373人,义诊患者近720人次(图5);安排15名干部医生来京进修;利用帮扶阿尔山市建设的红十字急救站为120名旅游从业者开展急救培训。
图5:东城区选派医疗专家赴崇礼区开展义诊活动
在此基础上,还开展文化、商贸、就业等领域短期专业技术人才的挂职、培训。我区的人才支援工作得到了上级单位和受援地区的肯定好评,邹劲松常务副区长于7月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干部教育座谈会上代表北京市作了题为《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的主题发言。
通过在教育、医疗领域的大力帮扶,保证了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解决了基层缺医少药的现实难题,为受援地区留住了“一老一小”,解开了贫困群众的乡愁。
(四)持续深化产业合作,注重造血自力更生
产业投资方面,组织企业赴受援地区调研投资环境,研究协助崇礼区建设老字号商业街,参与化德县服装和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建设,结合阿尔山市生态旅游和当雄县高原旅游资源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源输送,围绕郧阳区保水质要求促进绿色发展。结合化德县深度贫困现状和工作需求,邹劲松常务副区长率首农食品集团、同仁堂集团、京诚集团等企业赴化德县调研种养殖产业,研究推动合作项目。
消费扶贫方面,组织干部群众参与采买,邀请驻区中央部委、企事业单位大宗采购,累计销售特色产品约200万元,惠及6000名贫困人口(图6)。目前,与首农食品集团研究合作建设消费扶贫东城分中心,已在商场、超市设立多个专区专柜,同时通过电商开展线上销售,并利用“首都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开展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共纳入受援地区数百种畅销产品,扩大了产品在京影响力。
图6:参加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东城区主题日活动
(五)持续加强社会动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深化扶贫大格局,引导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民政部积极响应东城区号召,将当雄县作为詹成付副部长调研联系点,并协调中华慈善总会等组织为当雄县捐赠医疗设备和资金近千万元;协调民建中央下属中华思源慈善基金会向受援地区捐赠100辆救护车,车辆将于下半年陆续交付;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组织企业、商会向受援地区捐赠资金数十万元用于扶贫车间建设和物资购买;群团组织为受援地区贫困妇女、儿童、残疾人捐赠物资价值400余万元。
(六)持续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就业增收脱贫
为受援地区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1.5万个工作岗位,近400人达成就业意向;为近800人举办育婴师、餐饮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约700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举办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82名致富能手圆满结束培训、返乡创业(图7)。
图7:区人保局组织受援地区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七)持续深化结对帮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基层结对方面,相关街道陆续赴受援地区调研对接,全面动员驻街企业参与扶贫活动;教育方面,向结对学校捐赠图书、投影机等教学物资价值超110万元;医疗方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捐赠医疗设备、培训教材价值近90万元;文化方面,为近3万名群众举办大型文艺演出,选送节目下乡慰问,并开展书画、摄影讲座交流;养老方面,为崇礼区乡镇养老院改造捐赠资金、物资价值22万元;劳务协作方面,向扶智扶技实训基地捐赠电脑、投影机等设备及宣教材料价值超43万元;残疾人帮扶方面,投入财政资金60万元在化德县建设残疾人帮扶基地,惠及30余名贫困人口,并向受援地区捐赠残疾人辅具价值15万元。
(八)持续加强信息宣传,切实营造良好氛围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向市扶贫支援办报送信息50余条、专报15期,同时利用东城区“两微一站”开辟扶贫专栏,并通过各部门和街道的网站、报纸、公众号等媒体对工作进行全面报道。近期,正协调相关部门拟利用王府井步行街、前门商业街、崇外新世界商圈的LED显示屏播放受援地区宣传短片,并在“数字东城”官网推出扶贫专栏,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东城区将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指示要求,对标对表考核标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首善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助力受援地区与全国一道携手共奔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