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一个部分,它分为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而传统建筑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古朴的四合院是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性艺术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与特色,同时也是对社会等级的反映,更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
蒜市口的“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遵循传统古建技法,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充分保留了中华建筑美学理念,力求还原清代三进院传统民居院落的精髓。想不想一探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外观下的精彩技法呢?那么就跟随古建筑研究队队长的步伐,与同伴研究员们一起探访一代文豪所居的精致小院吧!
活动内容
一、了解曹氏家族兴衰历史,揭秘曹公十七间半的故事
以《归籍京师》为主题的正房展厅中,展示了诸多曹氏家族的生活变迁,故居相关考证资料以及遗迹勘测照片,请跟随队长的步伐,了解曹雪芹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探寻蒜市口的前世今生,感受老北京四合院的独特风情
看着蒜市口大街的热闹街景,恍然间你仿佛来到了当年的热闹街市之中。你不禁好奇,在这样一所院落中,曹雪芹的日常起居是怎样的?他在哪里创作《红楼梦》?在这里,你会找到答案。
三、化身研究员,探究传承百年的工艺技法
在我国古建中,大木结构是一座建筑的骨架。故居纪念馆采用了一级东北落叶松,并在大木工艺上,主要采用榫卯结构。当你近距离接触古建,就会发现院子中的一砖一瓦,房梁、屋顶、墙体,无不彰显出工匠们的匠心精神。
四、走进曹公旧居,对话建筑美学
清代建筑的风采,在实用的基础上力求展现中华建筑美学。彩绘工艺最具艺术美感,是整个建筑的画龙点睛之笔。研究小队们要充分发挥创新的思维能力,跟随队长深入其中,自己设计新的柁头或飞椽,了解古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重视与追求。
文物需要保护,古建技艺更需要传承。每一道工艺流程都决定着它是否延年益寿,每一位研究员都应对中国古建怀有敬畏之心。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彼此分享,感悟成长。
报名信息
「古建考察记」活动:
招募对象:对古建文化感兴趣,推荐9岁以上的人群;
活动限额:每个场次最多20人,报满即止;
报名方式:
其他研学主题推荐:
「大观小器品红楼」活动:
招募对象:对《红楼梦》故事情节有基本了解,推荐9岁以上的人群;
活动限额:每个场次最多16人,报满即止;
报名方式:
1、 活动时间:3月16日、3月17日(具体场次时间请在报名链接里查看)
2、 活动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23号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3、 研学活动结束后,活动参与者可获得研学证书;
4、 报名结束后,活动名额即锁定,活动前1天00:00之后不可取消;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天气、交通、政策等)导致活动取消,可申请退款或更改其他时间同主题研学活动;
5、 研学活动中,因个人原因迟到或中途退场的,本馆不退还任何费用;
6、 研学活动不足2人不予开课;
7、 活动参与者请自备笔;
8、 单价为一名报名者的活动费用,家长若陪同听课,请购买一大一小课包或单人课包;
9、 活动过程中须遵守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场馆规定,听从组织者统一安排;
10、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所有。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