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俗称“腊八”,时间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后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意味着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民间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吃腊八面等习俗。
1月18日,在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开展的“我们的节日”腊八主题非遗活动中,邀请蜜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民俗美食家姜波老师,为大家介绍腊八节的传统小吃——打面仓,打面仓是谭家菜中一道很有特色的面点。
制作技艺流程
1、准备材料:
糯米粉、温水、油、芝麻蓉、糖;
2、揉面:
在一个碗中加入糯米粉,然后一点点加入温水,同时搅拌,直到糯米粉可以揉成软面团;
3、制作面饼:
将揉好的糯米面团放在热锅中,用勺子背面沾油防止粘连,然后压扁面团,边煎边翻面,直到面饼表面微黄且香脆;
4、裹馅:
将煎好的面饼取出,趁热裹上芝麻蓉,芝麻蓉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或盐;
5、卷起:
将裹好芝麻蓉的面饼卷起,切成段即可。
注意:制作打面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建议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制作技巧。
打面仓之所以被称为“仓”,是因为这道面点寓意着“仓满粮多”,象征着富饶和丰收。
活动中,姜老师与参与活动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制作并品尝谭家美食,享受了节日的快乐。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