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首都文明委授予了一批“首都文明村镇”“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家庭”“首都文明校园”称号,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下属事业单位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单位职责:负责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展演(展示)推广;负责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记录工程,建立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管理者的培训和交流;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当代实践工作的推广;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自单位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各类非遗主题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及志愿活动,将文化、文明的传播,融入日常工作。自2021年至今,开展各类公益活动5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群超过千万人次。单位全员参与志愿服务200人次,累计时长超5000小时。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区文旅局的领导下,重点抓好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紧抓安全管理工作。
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强基固本、转型升级、砥砺前行,推动全面建设立起新高度、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升广大职工思想觉悟,强化支部班子组织功能,引领带动单位全面建设。业务建设扎实有效。圆满完成鼓楼保护展示项目。历时2年,圆满完成北京鼓楼保护展示项目,并通过验收。同时为丰富展陈内容,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离开钟鼓楼36年的钟楼“镇物”重新回到了钟鼓楼,在鼓楼一层展厅展出,进一步拉近了游客与文物的距离。鼓楼展陈推出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新华社陆续发表文章详细介绍展陈,使钟鼓楼成为热搜。
为解决职工就餐难题,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装修改造了76号院北房,为职工提供就餐场地,不用风里雨里端着饭盆来回奔走;装修了会议室,改善了办公环境;积极落实了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张贴道德模范事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全体职工对周边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轮流上岗捡拾烟头、纸屑等杂物,确保了钟鼓楼周边的环境卫生整洁。
创新自我宣传模式。及时通过公众号更新信息,为游客参观查询、参观预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成为了宣传钟鼓楼历史文化的主要途经,一年内游客关注量翻倍,目前关注量已经突破4万人。积极解决投诉,做好服务。接诉即办工作有诉必应,通过耐心解答、有效沟通、整理材料,均妥善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