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四季牧歌》北京东城再演出 “春雨工程”助推民族地区文化交流发展

日期:2023-10-30 19:00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民委创新实施“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重点面向新疆、西藏以及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为载体,重点开展文化惠民志愿行、艺术创作志愿行、公共文化志愿行、文化传承志愿行、产业共创志愿行等5个方面志愿服务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推动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志愿、公益的形式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兴文化”,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2023年10月27日,东城区对口支援合作地区西藏当雄县的游牧民族传统歌舞剧《天湖·四季牧歌》,在北京援藏指挥部的支持下,在当雄县委、县政府和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密切配合下,再次亮相北京。2018年该剧在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首次上演,作为北京援藏重要成果,后期经北京专业院团老师进行加工提炼和精选打磨,已成为各地游客去当雄旅游的“打卡”项目之一。今年区文旅局积极对接资源对剧目进行了再次编排和打磨,重新亮相北京。

当雄,藏语意为“天选牧场”,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美丽圣洁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天湖”纳木错坐落在此。《天湖·四季牧歌》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天湖湖畔四季轮回的爱情故事,由《序·天语》、《春·融冰·相遇》、《夏·富饶·相识》、《秋·丰收·相爱》、《冬·寻找·相思》、《尾声·天湖放歌》六个部分组成。

当晚,随着灯光的点亮,雪山、天湖、牦牛,观众仿佛进入了西藏牧区;挤牦牛奶、打酥油的少女,用歌唱赞美自然,剪羊毛、编毡布、挑盐的少年,用歌舞抒发对生命的热爱......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场雪域高原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剧场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感人的故事,让全场掌声雷动。

《天湖·四季牧歌》作为北京援藏重点项目,致力于将“天湖”、“游牧”文化注入新的艺术与时代光辉,将雪域高原的游牧文化带到内地,增进中华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该剧继10月27日在北京演出之后,还将在南京、合肥巡演,广泛进行西藏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让游牧民族的歌声传遍祖国大地。

此次《天湖·四季牧歌》演出之际,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德吉白珍一行还参观和调研了东城区图书馆,文化馆,并与区文化馆召开了交流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各厅室功能和使用情况,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日常管理、品牌活动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两地群文工作者还就区域文化交流机制建设和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索。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