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实施“非遗在社区” 精彩诠释传承活力 | 美好生活 非遗同行——东城区举办“非遗在社区”成果展

日期:2023-09-21 22:30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文脉传承,芳菲满径。在北京市东城区,永外街道的孩子们可随时在龙顺成鲁班学堂做一名“小工匠”,昔日宫廷专属的景泰蓝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扎绢人、做绒鸟融入花市百姓的日常,红桥市场5G直播基地聚集了一大批热爱非遗的年轻人…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成为文旅部 “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经过几年来的生态涵养,东城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呈现出固源强本、活色生香的多种形态。

9月21日上午,“美好生活 非遗同行——北京市东城区‘非遗在社区’项目成果展”在东城区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金隅龙顺成文化产业园作为支持单位,来自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东城区委区政府、北京金隅集团及东城区非遗联席会成员单位的各位领导出席活动,来自2023东城非遗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单位、东城非遗新场景实践基地代表、东城“非遗在社区”试点单位及部分媒体代表与会,共同见证了东城区“非遗在社区”的新发展。

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在致辞中说:试点几年来,东城区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非遗在加强社区治理、增进社区凝聚力、维系邻里和睦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试点社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社区居民身份认同感持续增强。东城区“非遗在社区”的实践,探索出了促进非遗植根社区、融入社区的有效方式,既培育和涵养了非遗传承发展的土壤,又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东城区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区域特点、非遗资源情况、社区居民兴趣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继续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为加强城市中的非遗保护工作、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作出新的贡献。

创新实施文旅部试点“非遗在社区”

实施“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是东城区在文旅部、北京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牢牢把握“尊重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发挥传承人作用”等重要工作原则和重点,进一步培育非遗在城市中传承发展的土壤,探索在城市中传承非遗的有效方式,维护和营造非遗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

试点几年来,东城区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非遗在加强社区治理、增进社区凝聚力、维系邻里和睦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六个试点社区积极探索,把原来单一模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到更深层次的非遗生活化、民众化领域,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让非遗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民间。东城区逐渐形成了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社区居民身份认同感和持续感持续增强,城市历史文脉有序传承。

专项扶持资金助推市场焕发活力

2023年,东城区文旅局正式启动“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重点扶持调查出版、传承活动、宣传普及、合理利用等四大方向的内容,经专家评审,共有32个符合非遗保护发展方向、凸显首都核心区“非遗之城”特色的优秀项目纳入扶持范围。这些项目除获得“焕新计划”资金扶持外,还将在项目协调推动、资源要素配置、金融帮扶、宣传渠道推广等方面获得东城区的重点支持。旨在多措并举解决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痛点,用好非遗保护发展资金,实现非遗创新性成果转化案例落地,助力打造一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标杆性项目和文化产品,推动东城非遗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推动非遗在新场景中实践探索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传习与传播,需要延伸到更多的生活场景空间,赋彩当代生活。在东城区这块土地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先试先行,率先搭建起产业融合的框架,他们以文化为底色,非遗为线索,把美好汇聚,将体验升级,展现更为潮流、时尚的城市生活。

如嘉德艺术中心与国家级遗传承人、故宫文物修复专家合作,举办高品质、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备的课程与讲座,定期开展非遗为主题的美育课程;王府中環19号府举办的非遗手作工坊和“1921燕京八绝会客厅”,将8件景泰蓝、京绣、金漆镶嵌等国家级非遗产大师作品融入当代生活场景;完美世界连续三年举办校园文创大赛,以传统非遗为元素并将孵化成果反哺传承人,还将非遗项目与宇宙护卫队IP结合出版绘本;新侨饭店将非遗传承普及活动与酒店产品进行深度嫁接和融合,为游客提供高文化附加值的增值服务,极大提升了到京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

再如文沁阁书店将非遗体验活动融入书店的空间,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现代设计感的产品,吸引了诸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依托展示空间,深度还原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技艺,积极开展研学等体验产品。这些新场景对非遗融入当代社会进行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创造了新鲜、有趣的“美好体验”。在活动现场,为这六家企业颁发了“东城区非遗新场景实践基地”的牌子,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空间和场景加入到传承保护非遗的大家庭中来,创新实践,再结硕果。

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东城区的“非遗在社区”的实践与探索,突破与超越了以往非遗保护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更加体现了非遗保护的本质意义。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把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构建起非遗保护新格局,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需,把非遗保护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非遗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开拓创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非遗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