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赋能老年人高品质生活,促进‘体养’综合服务建设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体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东城区围绕创建及深化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聚焦构建更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体育“为社会发展助能,为人民幸福生活助力”的功能,重点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着力促进全民健康。
一、在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程度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持续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投入
2021年全区新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全民健身场地15片,完善步道标识100条,“15分钟健身圈”社区覆盖率达到100%。2022年更新、新建400余件健身器材。2023年一是建设龙潭中湖和柳荫两所体育公园,更新、新建室外健身器材100件。二是开展东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工作。委托专业机构设计东城区全民健身场地标识系统,制定标识系统落地实施计划,提升区属公园、绿地中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品质,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2021年,共举办区级活动137项,参加市级活动115项,参加全国、国际体育活动22项。2022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以“线上+线下”形式有序组织开展“快乐周末”5个项目、53场次的活动,参与群众近万人次。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三)持续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领指导作用,资源下沉,支持基层体育协会和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发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深化体卫融合,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完成公民体质监测,着力提高全民健康理念和健身意识,进一步扩大全区体育人口规模。目前我区7000余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老年群体占80%以上。广大老年群体在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科学健身意识和素养的同时,也成为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在提升我区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以首批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成功为新起点,进一步健全和发挥区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功能,积极与区老龄委沟通协调,依托健身操舞协会、健身气功专委会等机构,着力推动老年体育运动发展普及。
二是完善以“15分钟健身服务圈”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格局。因地制宜建设街区体育公共空间,建设一批便民利民惠民、类型丰富、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设施,为老龄群体休闲健身提供便利。
三是加强针对老年群体的体育运动指导。体医融合,联合区卫健委,培养科学健身指导、健身机构、健康生活方式一起的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倡导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发挥体育运动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健身气功等适宜老年人锻炼的体育活动。
四是鼓励区内企业与在京高校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共同探索“体养”人才培养,为老龄群体提供相关服务。
五是会同区民政局,提升“体养”综合服务质量。建立健全议事协商、供需对接、信息整合等机制,充分发挥养老服务志愿队伍作用,营造浓厚老年运动健康社会氛围。
对于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东城区体育局将认真采纳,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老年群体健身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定向服务力度,落实全龄友好理念,丰富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满足老年朋友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期盼和需求。
期望您对我们工作给与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建议。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
2023年6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