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2022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有关情况的说明

日期:2023-06-29 16:30    来源:

字号:        

        2022年,按照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立足财政综合经济部门职能定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拓展预算绩效工作新的视角和维度,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持续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创预算管理新局面。

        一是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显著。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逐步将成本分析的广度扩展到公用事业、教育和养老等六个领域,将成本分析深度延伸至街道开展自评,细化完善重点领域部分支出定额标准,推进重点领域支出降本增效。在优化支出结构、严控项目成本、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年对重点领域实施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共核减支出标准金额约7,724.62万元,压减率约12.7%,形成26项支出定额标准作为2023年预算编制依据,打破项目预算“基数+增长”模式,有效增强预算控制力和约束力。其中,“北京市东城体育场馆综合运维成本绩效分析”作为优秀案例在中国财经报“绩效新时代”专刊上发表,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使用效益提供有力案例支撑。

        二是关口前移,事前评估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持续加大事前绩效评估力度,从源头防控财政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无效,突出绩效导向作用,全年共计开展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10项事前评估项目,评估涉及资金规模达1.2亿元,评估核减率7.56%,节约财政资金933万元,有效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程度,强化各单位过“紧日子”思想,践行“预算决策有评估”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三是突出重点,多领域加大重大政策绩效评价力度。逐步实现评价重心由预算项目向支出政策转变,选取文化领域、科技和信息领域范围内3项重大产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为健全政策决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驾护航。

        四是坚持绩效导向,稳步推进常规绩效评价。全年共开展35个事后绩效评价工作,评价总规模11.6亿元。坚持绩效为导向,重点倾斜政府投资项目,重点聚焦产业政策评估,推动绩效评价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制度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五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评价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点选取胡同精细化保洁、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平房区物业管理补助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绩效自评,推动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全覆盖。重点突出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使用和服务质量成效,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力度,实现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城区财政局紧紧围绕核心区战略定位,全力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创新理财思路,持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运转规范、统筹高效,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下一步,东城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部署,立足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推动财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023年6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