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零时点火试运行启动供暖今年以来,东城区着力提升供热服务品质,全面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对热线诉求集中的小区开展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冬病夏治”,解决“供暖不热”诉求,提高“接诉即办”办理效率和质量,推动供热服务的“未诉先办”。目前,东城区居民集中供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市热力集团采用市政管网供热,居民供热面积约967.78万平米;二是由锅炉集中供热,居民供热面积约687.70万平米,2023年在东城区备案的供热单位共103家、锅炉房252座。11月6日零时点火试运行启动供暖。
一是深挖诉求成因,推动“冬病夏治”。东城区城管委系统梳理了2022年-2023年东城区12345热线供热诉求工单2405件,其中热力集团1088件,其他供热单位1317件;梳理了96069市热力集团热线工单4914件,其中热力集团4064件,其他供热单位850件,以及市城管委下发的集中供热督办工单。针对诉求问题,逐项与属地街道、供热单位核实情况,分析高发成因、集中点位,汇总供热薄弱环节,督促供热单位开展排查溯源和改造设计,形成5个“冬病夏治”改造项目,对老旧供热管线、设备设施开展维修更换,总改造供热管线长度890米,涉及供热面积22万平米,切实杜绝带病运行,防止“旧病复发”。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正在供热调试,确保平稳运行。
二是行业属地协同,推动难点治理。针对船板胡同2号和灯市口14号热力站因产权纠纷导致无法保障供热的问题,区城管委会同建国门街道、东华门街道协调市热力集团,一方面属地街道持续推进解决产权归属及出资改造问题,另一方面由市热力集团临时保障今冬供热。另外,区城管委还会同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和规自分局,研究解决了北京起重机械设计院燃油锅炉改造工作,协调城区供电公司解决供热单位因欠缴电费导致锅炉房停电等问题,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三是凝聚行业合力,加强安全保障。针对2022年-2023年东城区居民供热锅炉房全覆盖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1568处,及时督促各单位供热结束后完成整改,并在非供热期间继续开展供热安全大检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交流座谈、统计计算等方式,核定居民供热面积和采暖季供热补贴。同时日常抽检供热锅炉房,累计出动安全员150余人次,检查310家次,督促供热单位加强日常巡检和隐患整改,登陆“企安安”系统上报。区城管委已组织区应急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城指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道办事处、王府井管委会、各供热企业共计120余家单位部署了供热安全保障工作,对安全生产、污染达标排放、特种设备管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执法检查和12345热线诉求办理提出具体要求,各供热单位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和服务意识。
四是强化应急值守,推动“未诉先办”。健全了全区供热保障及应急指挥体系,依托市热力集团东城分公司专业技术力量,组建了4支供热应急保障队伍,由政府应急保障资金支持各项应急抢修,人员设备均已到位,并执行24小时值班,确保及时、高效地处理全区供热突发事件。同时各供热单位已全面进院进楼公示报修联系方式,11月6日零时点火试运行后,各单位加强力量,一方面加强热线值守和办理,及时处理跑、冒、滴、漏问题,另一方面以上一采暖季诉求用户和“冬病夏治”区域为重点,筹备入户走访“回头看”,及时了解前期整改效果和居民供热感受,推进“未诉先办”。
下一步,一是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管线设备巡检,保障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期运行,还将开展“访民问暖”入户测温, 确保居民家中温度达标,提高供热服务满意度。二是积极推进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和居民室温监测。前期区城管委已按照《北京市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积极与市城管委、区发改委沟通对接,对全区所有供热备案锅炉房进行2轮项目征集,确定了2023年-2025年东城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共计11个项目,目前正组织项目单位按照发改部门要求进行立项申报,待2024年3月供暖季结束后组织实施。根据市城管委关于推进居民室温监测工作要求,区城管委将积极对接技术单位,加快建立区级供热管理平台,指导督促各供热单位安装室温监测装备,加快设备调试,与区级平台进行数据对接传送,截至目前已安装室温检测设备257套。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