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至9月15日汛期中,全市强对流天气较多,全区城市运行领域共应对各级气象预警67次(其中高温预警22次、雷电预警21次、暴雨预警12次、大风预警11次、冰雹预警1次;其中红色预警4次、橙色预警11次、黄色预警31次、蓝色预警21次),并应对防汛红色(Ⅰ级)预警、城区河道洪水黄色预警、防洪排涝Ι级应急响应等预警情况,成功应对了百年未有的特大强降雨,确保全区25座下凹式立交桥无积水,64处地下通道、95处地下停车场、120处地铁站口无倒灌,1069条区管道路无断路,全区户外广告牌匾无损坏、夜景照明设施无故障,水电气热城市生命线运行平稳有序,雨后推水作业及时迅速,成功实现了城市运行领域防汛保障目标。
一是压实责任,健全城市运行领域防汛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及市、区防汛指挥部各项要求,结合东城区城市运行领域防汛工作特点,修订细化《2023年防汛预案》,设立水务、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交通运行、环卫推水作业等4个专项指挥部,将防汛工作覆盖全部业务部门,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沟通协调、监督检查、会商研判、预报预警、应急值守等工作机制,提前储备发电机、水泵等抢险设备及水泥、沥青、无机料等抢险物资,落实极端天气联合办公,有效压实防汛责任体系,确保相关应急保障“冲得出、扛得住”。
二是系统治理,持续开展防汛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巩固前期“清管行动”成效,完成全区22座排河口闸门保养维修,清理雨水管涵等各类排水管函221公里,清理入河口186处,提醒市民远离行洪河道,护城河行洪能力畅通。畅通菖蒲河排水口等重点泄洪渠道,有效保障特强降雨期间上游水域水位平稳。清理雨水箅子2.3万个,及时清理雨水口、雨水箅子和雨污水管线内的堵塞物,持续发挥下凹桥区横截沟截源引流作用,保障全区内涝排水设施设备正常使用。继续发挥可调式截流堰、龙潭西湖调蓄池等设施作用,对初期雨水有效拦截,提升入河口水质。
三是凝聚合力,不断推进市区协同和条块联动。主动对接市城管委、市交通委、重点站区管委会、东直门交通枢纽等市级单位,建立纵向联络。首次实现专业公司汛期在区政府集中办公,协调城区电力、市排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在区防汛办值守,有效提高了汛期问题处置效率。区城管委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相关科室全员在岗值守,确保红色预警期间防汛队伍第一时间调得出,抢险装备第一时间用得上,突发情况第一时间能解决。汛期城市运行领域共出动防汛保障人员2966人,抢险保障车辆379车次,巡查水电气热管线2982公里、“机、闸、站、点”1257处、区管道路533公里、广告牌匾1126块。应对特强降雨期间,成功处置东直门交通枢纽乘客滞留、树木倒伏断电等突发情况8起,及时处理道路塌陷等路面险情144起,及时开展雨后推水作业,清理雨水口8155处次,确保路面无积滞水。同时抽调部分保障力量,有效支援门头沟区、房山区排水清淤、生活供水,以及灾后重建中打井勘探等工作。
3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