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路街道“弘扬雷锋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开讲

日期:2023-08-18 12:05    来源: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

字号:        

8月17日,在区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下,体育馆路街道“弘扬雷锋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正式开讲,街道五名宣讲员张青芝、梁晓雪、魏巍、高杉杉、冯溪歌依次展开宣讲。

张青芝是法华南里社区金色夕阳雷锋志愿服务队队长,她以《强国复兴有我—雷锋志愿者在行动》为题,讲述“金色夕阳雷锋志愿服务队”十几年来投身文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的故事。“金色夕阳雷锋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在雷锋精神鼓舞下,继续发挥余热,雷锋志愿者永远在路上,让我们用歌声传承雷锋精神,用行动传递时代温暖,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张青芝的深情宣讲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15年1月,作为体育馆路地区企业,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免费书包”微公益项目,免费给偏远山区小学生筹集爱心书包、学习用品等,让山区的孩子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为体育馆路地区公益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截至 2023年6月,“免费书包”微公益在云贵川、甘肃、宁夏、海南、广西等多地进行了现场捐赠,共捐助66所学校,4500 多名学生,总价值超过100万元的物资物品。”梁晓雪娓娓道来。

不同的人对力量有不同的理解,在西唐社区工作者魏巍这里,力量是无形的,它来自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西唐社区党委书记杜进平。“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无数个不眠之夜,始终坚守,她是力量,是榜样;头顶烈日,用脚步丈量街巷胡同,只为解决居民疾苦,是力量,她是榜样;凌晨起床,带着志愿者一起奋战,是力量,是榜样!虽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她的力量足以鼓励你我!”魏巍的宣讲让大家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在体育馆路地区有一处“德必有邻”的牌楼,它坐落在法华寺街91号。这个地方历经了三次转变,从1921年的有轨电车厂到1992年转变为天坛古玩会展中心,再到2016年转变为德必天坛WE。“法华寺街91号浓缩了祖国复兴的印记,历经三次转变,承载了历史时代的发展。今天,这一棒交到德必园区的手里,我们将继续秉持用心服务的理念,和企业共同成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身的微薄力量。”来自德必天坛园区的高杉杉细细述说了法华寺街91号的故事。

体育馆路地区很多老年人都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他们把青春奉献给这里,是地区建设的“功臣”。如今,如何为这些“功臣”做好服务是一项重要工作。“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不止是一份简简单单的工作,而是要把温暖和关怀送给每一位老人。在为老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多倾听、多肯定、多夸奖特别重要,这也是和老人沟通的法宝。”体育馆路街道青年干部冯溪歌分享了为老服务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

接下来,体育馆路街道“弘扬雷锋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宣讲,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提振信心士气,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