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芝麻胡同55号花坛点位离石阿姨家最近,这个点位的设计方案也是由石阿姨提出的,因此,石阿姨对这个花坛的改造非常期待。周五的集体种植活动结束后,花卉董老师把55号点位需要的花卉,工具和装饰品暂时存放在石阿姨家,并且说明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花卉种植养护的技巧。
石阿姨认真的听了老师的讲解,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改造。周末的第一天,石阿姨组织孩子们完成了彩绘轮胎和干花花枝上色;周日,石阿姨又找来附近的装修工人帮忙把爬藤架装订上墙;最后又和金鑫童园小组的另一位组长——马阿姨一起商量,决定星期日晚上六点半,大家一起将花卉摆放到花坛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石阿姨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油工出身的石阿姨用惯了油漆,却不了解环保涂料丙烯的使用方法。蓝颜色的丙烯颜料画在黑色的轮胎上,风干后就会露出底色,并不好看;暂存在家中的花卉由于天气太热,仅过了一天就都被晒得垂下了头;小组成员人数少、平均年龄大,花园改造的工作难以一次性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的社工全程参与并陪伴石阿姨,协助她和她的组员们解决问题。怎样与花卉老师高效沟通学习养护技巧?怎样征求孩子们家长的同意从而让孩子们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怎样结合小组人手不足的实际情况将改造任务化整为零,制定改造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实施?这些事情对于居民石阿姨来讲都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技巧。在鼓励居民参与、倡导自治共治的社区发展模式下,提高居民能力、促进居民意识转变是“园丁花语”项目的最终目标。除了居民的成长外,社区社工也需要慢慢探索工作经验,逐步形成符合汪芝麻社区的在地性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居民们一同进步、和社区共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