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虽退初心不改,扎根基层执法护航

日期:2023-09-21 16:00    来源:建国门街道办事处

字号:        

  在我小时候,我就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从那之后,在我心底里就埋下了一颗去当兵的种子。我一直向往着能像剧中的许三多一样,成为一名士兵,去感受热血军营。

  2017年我考上了大学,直到在大二结束时看到了征兵宣传海报,那一刻,小时候埋下的那颗种子破土而出,逐渐抽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毅然决然的选择投身军营。2019年9月我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3685部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士兵。我以许三多为目标,作为一名话务士兵,闻声记录,键指如飞,数千号码我都熟记于心,专业娴熟接转零失误,把三尺机台当站位,随时保障军队通信畅通。两年来我也获得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获得嘉奖两次,四有优秀士兵一次。

  2021年我结束了两年的军旅生涯,重回了大学校园,将不抛弃不放弃深埋心中,付诸行动融入日常。在复学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校内奖学金,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同时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回顾入伍前后的这些年,是组织的栽培,部队的磨砺,老师同学的帮助。使我成为一名综合素质突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在今年6月份,我毕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选择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常听人说基层条件苦,初入基层,我确实也是忐忑的,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尤其作为综合行政执法队员,更需要深入基层,主动扎根基层。

  转眼入职已近三个月,对我来说,这是充实的三个月,是成熟蜕变的三个月,是真真实实了解到城管工作的三个月。经过初任培训后,我熟悉着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穿梭在嘈杂却充满烟火气的胡同里,看着来往形形色色奔波忙碌、寻求帮助的居民,看到耐心为群众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执法队员们,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工作的意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就是党政国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入职以来,先是跟前辈们接触了12345接诉即办的工作,小小一根电话线,热线那头是“出题人”,热线这头是“答题人”。作为城管队员,在办件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本以为在部队磨砺过的我能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可实地走访主动联系居民了解诉求的时候还是会被“泼冷水”,无端的指责和谩骂让我顿感委屈,工作屡屡碰壁得不到认可令我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工作热情也受到了打击,队内的前辈劝慰我说:“身着这身执法制服,作为居民难免会以过去的一些老眼光看我们,正是因为对我们的工作有误解,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力求找到‘最优解’。刷新执法“新形象”,需要你们这些年轻血液加入到我们城管队伍啊。”

  基层工作本就是纷繁复杂的,我们辖区位于首都的核心区,开展工作更是要求细致认真,容不得半点差池。其实基层工作,就是要牢记尊重与信任是前提,不仅要建立好与居民沟通的渠道,同时也要修炼心态,沉淀自己,才能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才能真正了解到了基层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所期盼的答复。在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常常反思自己,也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摆正了心态。即使最终问题的解决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我也会坚定信心,努力推动问题在解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

  之后我又跟随着前辈了解了一些执法业务工作,在外出辅助执法时,面对一边是民生所系,一边是职责所在,前辈们做好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他们执法有情,助民有方。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想之所以前辈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普法、执法,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在实践中练臂膀、不断的学习行政法规,熟知执法内容才正确判定了各种情况。他们在业务中打磨出多几分才气,在传达政策、做出处罚时多添几分和气,才真正做到了执法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凝聚起了不平凡的“扎根力量”。

  站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不管是在哪个地方、身处哪个岗位,我都依然希望自己像士兵许三多一样,向执法队的前辈们一样,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用令人信服的业绩,浑身支棱着,嘴角上扬着,大刀阔斧的,大步昂扬的,朝着光,向着阳,坚定有力量的,向前突击!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