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委会同各街道严格按照市、区关于道路居住停车认证的各项文件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街道认证机制,统一认证标准、明确认证细则、规范办理流程、建立进出调控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认证工作制度机制。
一是积极响应居民停车刚需。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保障通行空间,提高道路车位利用率,依据《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道路居住停车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京交函〔2019〕1024号)《关于本市道路停车占道费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发改〔2018〕2770号)和《东城区居住停车认证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2023年全区继续全部开放92条道路、5850个车位用于居民居住认证停车。
二是严格执行认证标准。明确认证起止时间,道路停车居住认证时间以年度为计算单位,2023年度认证时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1年。区城管委严格执行“个人申请,街道(社区)审查、公示,区级平台复审”的居住停车认证程序,做好全过程管理,高标准做好居民道路停车认证工作。各街道坚持“车、房、户”统一,“身份+需求”相结合的标准,综合运用趸交价格杠杆,在政策范围内合理确定认证申请条件、缴费方式(计时或趸交),适度满足居民停车刚性需求。
三是从严控制认证总量。道路停车认证按照“因地制宜、动态管理、居民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科学合理用好有限的停车资源。各街道通过对本街道认证居民停车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参考停车时长、次数等数据,进行精准认证,最大限度提高车位利用效率。
四是认真组织认证工作。自2022年底,各方积极应对疫情起伏影响,扎实开展年度认证工作。区城管委提前加强与街道沟通联系,工作人员全天待命,节假日连续工作,对街道上报的数据做到随报随录,第一时间核对和问题反馈。各街道坚持方便群众,提高效率,采取认证小程序采集申请居民的基础信息,并认真审核新增和存量居民信息,开展欠费审查。确保了在关门节点前完成全部认证车辆信息核对录入上报。2023年全区共1.3万辆居民车辆通过居住停车认证,实现了新旧居民认证车辆的平稳过渡。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