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政务服务局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工作安排,近期,各科室分别开展“大研讨”活动,全体干部围绕“作风建设提升行动”聚焦的工作标准偏低、主动学习偏低、干活办事偏粗、责任落实偏虚、工作方法偏少五个方面的问题,各自结合工作进行自我剖析、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审改协调科王寅:“审改协调科工作存在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和政策学习不够主动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放管服”改革的规律和改革趋势理解得不够深入,对新型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场景建设等综合性改革举措的思考不够,对我区“放管服”改革特色举措的创新思路和做法不够多。”
下一步,审改协调科将建立动态联系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不定期与首代沟通,及时掌握了解各部门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创新举措,并对兄弟城区和创新示范地区的先进做法加强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后发争先。同时,加强科室内对“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系统学习,充分利用京办平台建立学习知识库,在科室群内实现政策文件共享。
体系监督科李天骁:“作为新人,对于最新政策和上级出台的文件,学习钻研不够,导致对新政策和新举措一知半解,掌握、运用不透。面对全新领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只考虑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谋划,事后缺乏总结和反思。今后要牢固树立“常学、勤学、善学”意识,全面掌握新时期政务服务相关业务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和成果转化。树立全局观念,凡事多想、多问、多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协助政务服务体系工作扎实开展。”
下一步,体系监督科将交出的三张成绩单:一是交出效率成绩单。严格落实好“12510”工作要求,自己手头上的事,不等不靠,高标准要求自己;领导布置的工作,事事有交代,处处有回音。二是交出能力成绩单。工作在提交给领导之前,凡事多想想,多问问,多请教,多做做,做好参谋助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善于抓典型、提建议、做指导,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工作创优争先。三是交出成效成绩单。围绕市绩效考核、重点工作,做好北京市公众参与“好差评”、街道政务服务委托受理、社区政务服务规范化工作,下功夫,重成效,坚持结果导向,争取亮出好的成绩。
信息化科李坤:“信息化科要以作风建设提升行动为契机,注重前瞻性布局、全局性谋划,干在实处,勇挑重担。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政务服务主责主业,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在“管用”“爱用”“受用”上见实效,不断丰富服务场景,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形成东城数字服务新生态。”
下一步,信息化科将紧紧围绕五个关键词开展工作:一是“站位”,提升工作站位,筑牢信息化的能力底座,发挥好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二是“视野”,对标全国先进,学习经验做法,将“他山之石”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三是“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促进信息化建设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四是“方法”,要转变思维,信息化工作要敢于创新,时刻要站在科技前沿;五是“实效”,以利企惠民为出发点,推进数字服务各项工作,既让政务服务效率越来越高,也为企业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科李毅龙:“公开科在推进各项业务工作中,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谋划方面还有所欠缺,年度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结合的不够紧密,未能做到时时总结、事事回顾。面对大量工作有时只顾埋头赶任务,对亮点和创新点挖掘的不到位,汲取新知识能力还有待加强,距离我局‘创一流、争第一、一梯队、站前排、有影响’的整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下一步,公开科将进一步提高思想高度,从全区政务服务牵头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主渠道的角度开展工作,努力抢先争优走在前列;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市局、有突出点创新点的兄弟区对标对表,时刻牢记“标兵渐远、追兵渐超”的紧迫感,学先进转作风;进一步明责任强谋划,列清单抓统筹,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及时总结回顾促提升,奋力书写东城营商环境优化新篇章。
办公室陈晨:“办公室工作标准方面,还存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还有待提高,面对海量的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距离‘规定动作出亮点’‘自选行动出典型’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办公室将进一步提升大局意识,站在全局角度考虑问题,熟悉掌握局各类计划、制度,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真抓实干抓好落实。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办公室工作重要性,强化实干担当,以肯干事体现担当,以会干事体现能力,以干成事体现落实。进一步提升规矩意识,严格办公室工作流程,将日常工作流程进行固化,明确环节和标准,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
政府采购中心陈增亮:“我认为,作风的优劣表现在行为,根源在思想。对照反思,感到个人开拓进取的意识需要加强。工作标准不够高,满足于过得去,能完成,缺乏效率和质量意识。今后,我将积极对照问题促整改,强化作风建设提质量,努力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下一步,政府采购中心将从三个方面提升作风:一是注重学习,打牢履行职责的能力素质基础。加强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文件和制度法规,加强向市政采中心及其他区县兄弟单位学习,把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树立全局观,提高工作站位。进一步修订完善政府采购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项目采购流程、简化明确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把“千根线”拧成“一股绳”,促进中心全面发展。三是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积极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场地升级改造,构建统一标准、操作规范、公平竞争、透明高效的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管理服务体系。
行政事务保障中心柳林旺:“通过研讨,发现行政事务保障中心在工作中,还存在理论和业务学习多但深入思考少、改革工作落地应用多但案例累积少、大厅产生数据多但精细分析少等不足,离建设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行政事务保障中心将从提高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学”字为先,把学习作为“会干事”的基础。结合综合窗口工作特色,利用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党建+政务”深度融合,推动队伍建设抓稳定、促发展、谋长远。二是“行”字为重,把执行作为“能成事”的保障。从细节入手,强化各环节的执行能力。围绕12345接诉即办新考核要求,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市民服务热线诉求承办表》,明晰各个办理环节职责。三是“新”字为立,把创新作为“干成事”的必要。面对企业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逐步强化大厅数据精细化管理程度,积累改革案例,通过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激发创新意识,不断推出改革举措,讲好改革故事,助力东城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过此次全局大研讨活动,全局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任务,强化了工作标准,为进一步为高质量推动全区政务服务工作打牢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