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区文旅行业坚持稳字当头、安全为先,一手抓假日旅游疫情防控与安全管控,一手抓满足市民群众假日文旅需求,重点做好重点景区(街区)疫情防控和大人流应对工作,假日文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文旅消费占据主导,市场逐渐回暖
中秋小长假期间,区假日办重点监测的15家旅游景区(重点街区)累计接待总量110.58万人次,同比增长15.98%,据可比口径2019年增长129%;累计营业收入共9205.29万元,同比减少10.83%,据可比口径2019年增长615%。
全市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我区独占3席:王府井、南锣鼓巷、天坛公园分别位于全市游客接待量排名的第一、二、五位。区内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五的景区(地区):王府井50万人,同比增长13.6%;南锣鼓巷19万人,同比增长15.1%,累计收入170万元,同比增长466.7%;天坛公园12.9万人,同比增长102%;前门大街景区5.9万人,累计收入347.1万元,同比增长53%;雍和宫4.8万人,同比增长58.9%。
重点监测的14家宾馆饭店平均出租率为20.22%。
中秋节假期,我区举办营业性演出共44台69场,同比分别增长57%和97%。
截至9月12日,“故宫以东 精致生活好去处”主题推广项目在携程的总曝光量超7000万次,点击量超过3200万次,平均点击率45.52%,产品导流转化率峰值期达到5.03%,主要为高星酒店套餐、酒店客房。我区酒店预定量环比增长28.55%,门票及旅游产品预订热度及人次同步有所提升,我区酒店&门票预订消费人次位列北京市第六。
据美团数据反映,中秋节期间,我区日均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速为9.9%,较节前1周环比增速为18.2%。我区消费规模排名前三的商圈分别为王府井/东单、崇文门、东直门,在全区消费占比约43.4%。
表 中秋节期间,东城区重点消费场景表现(数据来源:美团)
从各重点消费场景的表现看,因受疫情影响,文旅类消费逐渐转向本地消费。其中,受外地游客因素影响较大的景区、住宿,同比2019年下降较为明显;以本地游客为消费主体的餐饮、休闲娱乐类尤其是电影演出同比2019年均有明显增长。
传统+潮流”新文旅体验 中秋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打造节日文化消费新场景,东城区于9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2022年东城区中秋主题活动,活动以“月·中秋”、“悦·市集”、“约·旅行”、“阅·空间”四个主题,开展了“一封家书 中秋寄情”、“中旅旅行筑梦太空舱”、“阅·空间阅读体验”、“月光音乐会”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经济消费、文商旅融合、新型消费空间打造主题空间,为市民提供了综合型、一站式文化体验场景。其中,“悦·市集”邀请了东城区文创企业代表、国潮品牌代表、对口帮扶地区企业代表等,设立摊位展卖各自特色文创产品,邀请市民在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中欢度中秋佳节。“约·旅行”现场的“户外直播间”直播曝光量达100万次,直播间观看量2.4万人。为期3天的主题活动,共吸引附近约5000名市民参与中秋主题活动。
节日期间,全区以“游中秋——赏月”“诵中秋——吟月”“舞中秋——伴月”“绘中秋——品月”四大品类,开展了“文艺+”中秋游园会、“月圆京城·情系中华”地坛公园中秋文化节、音舞诗《忆中秋》线上文艺汇演、“龙潭印月·中秋绘月拍月”活动等各类公共文化活动64项、74场,参与市民群众约21495人次。通过诗会诵读、文艺汇演、花灯游园、展览展示、非遗制作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形式,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载体作用,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团圆的节日氛围,让更多市民沐浴文化之美,充分享受“文化东城”建设的丰硕成果,带领市民感受不一样的中秋,体验不一样的“京”彩时刻。
假日安全不放松 多举措保障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中秋节假期,全区各景区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景区承载量限量要求,通过实施分时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确保人员不扎堆不聚集,旅游秩序井然有序。根据市假日办工作要求,区假日办启动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坚守岗位,各负其责,加强对我区“中秋”假日期间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多举措保障文旅市场安全稳定,确保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欢乐、平安的中秋佳节。
一是提前谋划,精密部署。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每日安排执法人员全时在岗,积极开展不间断市场检查,强力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确保假日期间文旅市场监管力量不放松。二是突出重点,加强检查。通过突击夜查确保歌厅、地下网吧、地下游戏厅等场所遵守暂停营业政策,严防私开;对地上网吧、地上游戏厅、酒店、演出场所等加强指导检查,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9月10日至12日,共出动执法人员86人次,检查文旅场所43家次。三是抓早抓小,排查隐患。紧盯三起学校聚集性疫情,第一时间排查辖区文旅场所涉及人员轨迹,尽早掌握相关场所隔离管控动态,及时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