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多样宣传活动普政策
1、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承诺书签约仪式、“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亲子活动、实地参观垃圾等提高居民知晓率、增加覆盖面,助力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引导居民逐步形成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张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解读》海报300余张,发放《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致首都广大市民的一封信》,“一封信”57059份,悬挂垃圾分类宣传横幅36条。
2、结合地区特色,督促簋街商户和周边餐饮单位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组织簋街管委会、网格中心、综合执法队、区环卫中心召开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会,举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簋街美食共分享”宣传活动,联合簋街商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广“光盘行动”,并在餐厅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
二、推进垃圾分类投放体系建设强设施
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基础设施,实现垃圾分类转运点和投放点容器、标志、宣传、公示、配置规范统一。督促指导各社区合理设置辖区垃圾桶、站。通过减站增桶、优化点位、明确标识、信息公示等方式规范提升投放点硬件设施保障水平,推动垃圾分类投放体系建设。目前,平房区109个桶站均已规范到位。
三、发动社会力量齐参与
1、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队”、“宣传员”、“示范员”带头作用。借助疫情防控党建阵地,鼓励党员从自身做起,参与桶站值守并影响带动群众。建立垃圾分类责任制,各党小组认领责任片区推动工作落实。截至目前,有294人次党员干部参与此项工作。
2、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工会、学校、社会团体、社会工作者、小巷管家、楼门院长、街巷长、网格员、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借助周末卫生大扫除、居民议事厅、小巷管家会议等载体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指导,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技能。截至目前,共培训各类志愿力量2876人次,参与宣传与现场指导的志愿者1067人次。
四、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提效率
探索“自主申领、自助积分、自由兑换”方法,积极推行“绿色积分-文明积分”双积分奖励机制。居民在投放分类垃圾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积分申领,并按照积分规则自助积分,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在引导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分类率的同时拓展垃圾分类的激励手段,逐步实现由激励到习惯,再由习惯到规范的过渡。目前,该机制正在完善筹备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