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人大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31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报告(B类)

日期:2018-07-17 14:42    来源:天坛街道办事处

字号:        

X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东晓市社区综合整治的建议” 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天坛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统筹协调,承办科室具体组织,对东晓市地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结合2018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推进,强化东晓市周边环境集中治理,并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整治、研究、谋划等工作,天坛街道将从以下方面对东晓市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工作:

一、深入调研,细化台账,夯实地区基础信息

今年,天坛街道结合2018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暨“百街千巷”工作,明确了以“东晓市街”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东晓市地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突破口,于3月16日召开了工作部署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目标,并于3月29日启动东晓市街的第一次集中拆违行动。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天坛街道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会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东晓市地区街巷胡同、居民家中,开展调研,以便达成集中整治目标与保民生、促稳定的有机结合。经过入户宣传摸排,东晓市街违法建设台账更加精准,现有历史遗留违建143户、196处、1949平方米(未含已拆6处,约361平方米),90%用于居民厨房、厕所等基本生活保障,只有不到10%用于经营。违建拆除后严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人均面积大部分不足5平,甚至有的住户仅有1平米,连床都摆不下。同时,据统计有超过60%的家庭有老人或残疾人,没有厨房和卫生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日前,天坛街道对清华街开展了初步摸排,街面两侧共有99间违法建设,其中,煤棚杂物间53间,正房外墙外直接搭建、单体面积相对较大,用于自住、出租、厨房、洗澡间的24间;开墙打洞外接违建,用于自住、厨房、杂物间的19间,违建二层3处,道路两侧存在煤改电用电箱107个,其中墙箱77个、地箱30个,部分占用了清华街本身较窄行车道上,不拆除违法建设已无可移动安置变电箱的空间。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晓市地区(含东晓市社区、西园子社区)曾启动过集中拆迁入户调查工作,并列为旧城整体改造的“崇外3号地”。到目前为止,同时被列为旧城改造的其他区域已先后启动拆迁,只有“崇外3号地”迟迟不见动静。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看,该地区与其他拆迁区域雷同,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同样迫切,所不同的是地理位置略有不同,该地区距离天坛公园最近,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高苛刻,由此带来的是旧城改造中单位面积土地开发成本的大幅增长,这一因素极大地降低了除了直接受益居民以外相关商业开发的各方热情,同时,由于该地区处于我市核心城区,若转为政府储备用地,所带来的财政资金压力也十分巨大,在“动与不动”的纠结中,已失去了整体拆迁改造的机会,搭不上“旧城改造”的“末班车”,分析其原因,一是东晓市地区没有类似于“文保区”存在价值。东晓市地区位于北京老城区的东南方向,虽有清华寺、药王庙、慈源寺等文物场所,从历史上看,这一区域既无达官显贵,又无著名的“三教九流”,几乎是清一色的底层平民,天天为了生计而奔波。由此造成的是“故事少”,有保存价值的建筑物也少。二是东晓市地区人居环境较为恶劣。该地区院落少、平房多、累积违建多,人口密度大、结构复杂,建筑物密度大、质量差,雨污排放体系等基础设施短缺,管线老化普遍,且敷设混乱,更新困难,煤改电等基础设施有相当一部分不得不设置在行车道中,街巷胡同、院落内因违法建设大量占用公共空间,大中型车辆已难以顺利穿行等等,造成了大量违建住人所带来的人居安全隐患、行车道上存在的大量供电设施等所带来的行车安全和用电安全隐患、街巷胡同公共空间大量占用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等等,已远远超越环境秩序脏乱可能对该地区居民带来的隐性危害。三是居民普遍仍抱着拆迁期待,展望着不可能实现的希冀。东晓市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对北京市新规了解还不深,对东晓市地区整体拆迁还抱着幻想,而老旧平房区居民住房改善的出路还比较窄,供居民可选的途径少,居民急切期待拆迁政策改善居住环境。

二、谋求长远,立足当下,立行立改推进落实

天坛街道高度关注东晓市地区当前人居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并列入街道公共安全、环境秩序重点区域进行管理,成立东晓市地区分指挥部,指定分管综治和城管的两名副主任坐镇指挥,综治系统的公共安全科、城管系统的城管科等相关科室与东晓市地区的安全工作、环境卫生工作直接对接。

在东晓市地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中,天坛街道出台了专项工作方案,成立指挥部,设立4个专项工作组,以拆除东晓市街的违法建设为先导,以单位性质、经营性质、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优先拆除,对于居民用于居住的违法建设,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办法,在充分做好先期摸排、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坚持“帮拆助拆”为主,力求达成环境整治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该地区基本民生的影响。

东城区政府亦高度关注东晓市地区的环境整治提升与保障基本民生相统一的问题,并于5月9日下午,由陈献森副区长带队,到东晓市街、清华街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走入3户住房紧张、生活困难家庭了解情况,并就环境整治与保民生问题提出了不能伤及群众的合法利益;不能因环境整治伤及群众的心;加强宣传与调查研究,平稳有序推进,不能急于求成的指导意见。4月16日、5月2日,郭立峰主任两次召开东晓市地区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进行整体调度、督促;主管副主任邱培康多次主持东晓市整治工作会商会、协调会,深入拆违一线组织指挥、督促指导,并就直管公房周边违建拆除是否对直管公房房屋安全带来影响等与京宏集团(原东城区房地二中心)专题会商;街道城管执法队、综合执法组、安全科、食药所、天坛工商所、派出所等部分依职责或联合开展高频次的执法检查和违法建设助拆帮拆行动,在东晓市地区已形成了环境整治提升的较好氛围。截止5月9日,已拆违法建设10处400余平方米。

三、克难求进,聚力攻坚,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天坛街道针对东晓市地区的环境整治问题,计划以拆除11、13号楼南侧街面的连片违法建设为突破口,并逐步向西延展。上述两幢简易楼位于东晓市东段,与磁器口大街相距较短,紧邻的东晓市街1号的违法建设已先行拆除,该楼房外接违法建设的拆除已明显处于东晓市街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的突出地位。与此同时,拟将上述4个专项工作组的任务扩大至清华街,将东晓市街与清华街环境整治的宣传动员、拆违行动同步推进、穿插进行,力争6月底前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要从根本上改变东晓市地区的人居环境和安全状况,在整体拆迁不可行的情况下,需要多方施策,从区域引导人口减量入手,结合安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设施的改造、整治、提升,不断改善东晓市地区的综合人居环境。为此,天坛街道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当前,天坛街道将继续履职属地职责,高度关注并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力量投入,加强实地检查,加大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各方面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有效保障东晓市地区居民的人居安全需求和环境品质需求。

天坛街道办事处

二零一八年五月十四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