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朋友们: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丝一丝的想念,一次一次的叮嘱——“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文明祭扫,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让我们转变传统的祭祀方式,以文明、安全、低碳的形式祭奠先辈。在此向广大居民朋友发出以下倡议:
一、文明祭扫。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鞠一个躬、讲一段往事、办一场追思会,用文明祭扫的形式表达对先辈的悼念。祭扫的时候不喧哗、文明礼让,用默默的告慰和心灵的交流,表达对先辈的思念。倡导文明、低碳祭祀,在健康文明的祭扫中学习感恩的同时传承、弘扬好家风。
二、节俭祭扫。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去逝后,倡导从俭办丧,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寄存、自然葬等节地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让文明节俭、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治丧活动主流。
三、科学祭扫。树立文明祭扫新风,维护古都形象,不搞封建迷信祭扫活动,摒弃焚烧纸钱、冥物等陈规陋习。提倡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多种形式祭扫活动,用科学、健康的形式祭拜逝者,寄托哀思。网络祭祀是一种新兴祭祀方式,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
四、安全祭扫。文明慰先人,平安生幸福。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避开高峰日。提倡选择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驾车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要自觉维护祭扫场所公共秩序,在公墓祭扫时要听从民政、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严禁抛撒纸钱或在公共场所和山场、林区等禁火区域烧纸、焚烧遗物祭品、燃放鞭炮,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让“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成为祭祀的新风尚、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