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8月31日至9月30日到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9月4日12时,崇外街道收到转来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信访举报件,反映崇文门新怡家园小区厨余垃圾外溢,造成小区公共区域时常有蟑螂出现并且异味严重。街道收到案件后立即安排专人现场核实办理,并在48小时内解决问题。
新怡家园社区为2005年建成的商品房小区,小区居民1470户,共有25组垃圾桶站。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新怡家园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对小区内25组垃圾桶站进行改造。同时,新怡家园社区发动党员、楼门长每天早7点至9点、晚6点至8点开展盯桶行动,第三方垃圾分类服务公司每天上午6点30分至11点30分、下午4点至6点安排4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对新怡家园社区厨余垃圾进行整理,安排1名清运员进行清运。
“垃圾桶满溢情况多发生于垃圾分类指导员下班后,居民晚间集中投放,导致次日清晨垃圾堆放较多,指导员清晨上班后会第一时间清运桶站垃圾。”崇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下午2点多,街道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并与新怡家园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逐一检查小区25组桶站,发现全部垃圾桶都已清运,没有满溢情况,周边环境卫生整洁,暂未发现蟑螂孳生,“经调查,前期确有居民向居委会反映小区内公共区域存在蟑螂,物业公司已集中消杀,但由于物业服务单位日常对病媒生物控制不到位、消杀不到位,导致蟑螂出现在小区公共区域。”
增加垃圾清运次数
通过现场核实,街道认为举报问题基本属实,并立即进行整改。
当日下午4点多,街道于核查现场约谈物业公司,要求其每日按需增加1至2次清扫及其他垃圾巡回清运频次,安排专人全天在小区内进行巡查,有暴露或满溢垃圾及时清理,提升桶站周边环境卫生。定期按需在日常消毒工作中对公共区域地沟、管井及桶站周边喷洒杀虫剂,开展常态化消杀工作,遏制蟑螂孳生。
同时,街道约谈第三方垃圾分类服务公司,要求其每日增加2次厨余垃圾清运频次,加强巡查力度,发现垃圾桶满溢情况及时清运并反馈清运情况。垃圾分类指导员按要求对垃圾桶进行擦拭,确保厨余垃圾分拣纯净及垃圾桶整洁。
为了检查整改情况,街道工作人员分别于9月5日下午3点、6点,6日上午9点到新怡家园社区查看桶站垃圾尤其是厨余垃圾清运情况。从5日开始,物业公司及第三方垃圾分类服务公司从每日2次清运改为上下午各清运2次垃圾,保证桶站环境卫生。物业公司按时消杀,减少蟑螂孳生。
经过10多天整改,新怡家园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垃圾桶不再出现满冒现象,小区的环境更好了。”居民张女士满意地说。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清理桶站堆积、满溢情况,同时定时消杀,预防虫害孳生。”崇外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