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周历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日期:2024-12-13 10:05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20241218_143047_000.jpg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近年来,东城区围绕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区域内博物馆资源,致力于转化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不断展现更丰富、多元、精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依托区内丰厚的文博资源,“东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文博科普栏目《2024文博周历——此“物”怎讲》。

《南京大屠杀》油画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十七载,血泪未干,记忆未散。国行公祭,祀我国殇。民族之痛,永不敢忘。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0241218_143047_001.jpg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同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20241218_143047_002.jpg

本周为您推荐的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京大屠杀》油画。

20241218_143047_003.jpg

《南京大屠杀》油画

作者:李自

健创作时间:2003年

作品材质尺寸:布面油画 235*336cm

  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大型历史画作。整幅画面由“屠”“生”“佛”三联组成,画家用两个狞笑的日本军官、一个哭喊的中国婴儿与一名收拾尸体的僧人,真实再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实施的惨绝人寰的暴行。

  画面主体是堆积如山、交错挣扎和相互保护的死难者的尸体,四处流淌着暗红色血液。在凝重的冷灰色调笼罩下,与远处硝烟弥漫、低沉灰暗的天空,共同营造了强烈而厚重的悲剧气氛,如此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窒息压迫之感。

  左侧为“屠”:在一群血肉模糊的尸体左边,站着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军刀,这些脱离了道德与人性底线的日本军官并没有因犯下的罪行而感到羞愧,反而显现出自鸣得意之态。

  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婴儿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昂首哭喊着,隐含着中华民族巨大的悲怆,同时也寓意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希望的未来,并赋予了画面纪念碑式的庄严。

  右侧一联为“佛”:一位僧人躬身不语,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衲衣上已沾满鲜血,僧人对众生的无限悲悯与昂首哭泣的婴儿同样蕴含力量,又与残暴的日本军官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20241218_143047_004.jpg

1991年,蒙地拉精舍中,《南京大屠杀》创作过程。

  1988年,李自健只身赴美,自费留学。两年后,李自健凭借才华和坚韧的意志,在肖像画领域开始有所收获,但依然困顿于艺术渺茫前程。1991年春,偶然的机缘让他在洛杉矶西来寺结识了享誉世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云游弘法回到美国洛杉矶的星云大师,向李自健提出,“能不能画一幅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巨幅油画”。星云大师沉重地说,他就是南京大屠杀这场灾难的受害者和见证人。

  1937年12月,年仅12岁的少年星云,在母亲的带领下,到南京寻找父亲,找遍了全城,未果,从此天人永隔,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半个多世纪过去,星云大师为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惨无人道的悲痛历史,他深情嘱托画家去创作一幅警世之作。李自健不负大师厚望,在大洋彼岸洛杉矶,潜心创作三个月,克服重重困难,悲愤执笔,终于完成了这幅让世人震撼的巨幅历史油画《南京大屠杀》(第一稿)。十几年来,此幅巨画在全球各地广泛展出,造成巨大的轰动与反响。

  李自健曾先后三次绘制《南京大屠杀》。第一、二幅作品分别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并长期陈列展出。现陈列于李自健美术馆的《南京大屠杀》比之前两幅的尺寸更大,是镇馆之作。2015年,《南京大屠杀》被评定为抗战类国家一级文物。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惨痛历史,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公祭日这一天,请点亮一盏心灯,一起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20241218_143047_005.jpg

  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愿同各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今日之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踏上了新的伟大征程,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