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近年来,东城区围绕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区域内博物馆资源,致力于转化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不断展现更丰富、多元、精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依托区内丰厚的文博资源,“东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文博科普栏目《2024文博周历——此“物”怎讲》,每周带你认识一件文物。
国安·家安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国安宣工作室”发布了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官宣海报。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本周为您推荐的文物是“1949年9月15日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发给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第一任局长谭政文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允许配枪出入证”,现藏于北京警察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这个证件的持有人是北京市公安局第一任局长谭政文同志,证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签发,证件上写有“配有枪支”,也就是说谭政文局长可以持枪出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当时,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北京市公安局极大的信任。谭政文同志1926年投身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湘南起义、井冈山会师走来,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后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保卫和公安司法工作,成功开辟祖国南大门前哨阵地,出色领导审判日本侵华战犯,创造国际司法史奇迹。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文武双全”。
新中国成立前后,谭政文智擒生获,或劝降,或抓捕,将潜伏下来的一些敌特分子一网打尽,粉碎了一些武装暴动阴谋,保卫了新中国。对于直接保卫党中央的工作,谭政文竭尽全力。特别是30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除主席台警卫由公安部直接负责外,其余的大会保卫任务几乎全部由谭政文所领导的队伍承担。为确保开国大典万无一失,谭政文专门研究、布置大会内外的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最终,从白天的大典,到晚上的联欢,都没有发生重大事故。这也为以后历年的国庆安保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949年11月15日,党中央任命谭政文任中共华南分局常委、社会部长、广东省公安厅长,协助叶剑英开辟在祖国南大门的前哨阵地。“不搞派遣,不布耳目,党的保卫工作便成了瞎子和聋子,就丧失主动权”。谭政文在严打“钻进来”的同时,加强派遣“走出去”。他开辟的隐蔽战线工作前哨阵地,成为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的无形钢铁长城。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