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盘活产业资源,按下经济发展“快进键”

日期:2022-08-24 09:10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筑牢“崇文争先”根基,打造“红色龙潭”;优化城市发展战略,打造“美丽龙潭”;做强优质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龙潭”;聚集经济发展动能,打造“活力龙潭”;补齐民生建设短板,打造“幸福龙潭”;强化干事创业作风,打造“高效龙潭”……近年来,龙潭街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实现“六力提升”,全面加速“六个龙潭”建设,让地区群众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从商务楼宇与政府部门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楼宇不仅有了‘管家’,还多了一个‘娘家’,可以挺直腰杆、迈开大步去转型升级,去发展,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合作共赢。”北玉大厦物业经理刘金国说。

  近年来,龙潭街道为地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一项项纷至沓来的利好政策给地区商务楼宇带来了切实“福利”,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龙潭中湖

  通正国际大厦、东玖大厦、天玉大厦等19座商务楼宇坐落于龙潭地区,形成了资源丰富的产业集群。结合地区商务楼宇现状和特点,龙潭街道构建起了“商务楼宇发展联盟”,由辖区16个商务楼宇“抱团而成”,通过整合区域内楼宇物业资源,搭建联盟内商务楼宇与政府部门的交流桥梁,广泛对接具有丰富招商经验的协会、商会、学会、高端中介等机构,引进符合东城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配合政府开展异地纳税企业经营秩序规范工作,推进楼宇品质认定,促进楼宇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楼宇招商租赁”有机融合,提高商务楼宇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明显的楼宇经济,从而实现了“政策进楼、服务上楼、企业满楼”。

  通正国际大厦

  商务楼宇的高效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周到服务。近年来,龙潭街道建立的“1+16+16+N”楼宇管家服务团队,为地区商务楼宇提供着“一楼一档”“一企业一策略”的精准、精心、精细服务,在为企业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同时,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楼宇,促进楼宇“腾笼换鸟”。团队内的16名首席服务员更是成为信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楼宇经济发展的“店小二”,企业协同合作的“介绍人”,打通了企业间的沟通渠道,为企业间发现商机、协同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领航国际

  不仅如此,龙潭街道还组建了楼宇经济发展智囊团,借助专业力量,为楼宇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经验借鉴,方向引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为楼宇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龙潭地区营商环境的建设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润滑油、加油站。

  如果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龙潭地区经济发展的温润土壤,那么北京市首家街道级投融资平台在龙潭的落地就是助长地区楼宇企业快速成长的肥料。

  在龙潭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发起下,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腾讯医疗、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证互通资本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分支机构共12家单位加入龙潭街道投融资联盟。

投融资联盟揭牌仪式

  近年来,龙潭街道投融资联盟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架起投资机构与辖区企业的桥梁,搭建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率的投资机构与融资创业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有效推进投资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联盟利于促进资源、资本、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的合作,构建产业链、价值链、消费链,助力联盟成员单位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取长补短、做大做强,助力企业跨越“融资高山”,搭建了一个合作、共享、共赢的发展平台。

  平台搭建好了,如何推动地区楼宇转型升级?是龙潭街道一直以来探索的“课题”。

  在龙潭公园开展“环湖V马”微型马拉松活动

  近年来,龙潭街道致力于打造全市首个体育特色产业园区。借助邻近国家体育总局的地理优势,龙潭街道引入体教结合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北京体育大学等6家产业教育基地签订合作意向,促成“奔跑吧少年”“北斗体育大赛”等全国性体育首发活动落户龙潭并向全国推广,培育具有龙潭特色的体育产业,从而带动地区文化、金融、科技、健康等产业的整体联动。

  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围绕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龙潭街道将聚集经济发展动能,着力打造“活力龙潭”,未来,通过提升商务楼宇经济水平、做大、做强文化体育产业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让人民生活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把手访谈

  奋力谱写新时代

  龙潭街道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龙潭街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加速“六个龙潭”建设,让地区群众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成效、目标和蓝图三个关键词,本报记者对话龙潭街道工委书记吕晓东,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记者问

  龙潭街道在全面加速“六个龙潭”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吕晓东答

  龙潭街道全面落实市、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加速“六个龙潭”建设。围绕“靖”字文章,打造“红色龙潭”,深入落实“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以首都功能服务为第一要务,建立“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置”社会维稳联动机制。围绕“净”字文章,打造“美丽龙潭”,开展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促成光明西里小区西侧铁路沿线等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构建小区物业服务人履行主体责任评价奖励体系,力争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围绕“敬”字文章,打造“文化龙潭”,成立北京市首家街道级足球协会,开设龙潭地区体育生活小程序,推出环湖微马、“龙云端午”等品牌项目。围绕“劲”字文章,打造“活力龙潭”,以街道投融资联盟和商务楼宇发展联盟凝聚力量,开启商务楼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静”字文章,打造“幸福龙潭”,聚焦“一刻钟生活圈”,从“慧养+”“医养+”“康养+”“宜养+”四个维度实现一站式幸福养老新模式。围绕“竞”字文章,打造“高效龙潭”,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锻造一支信念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记者问

  龙潭街道有着丰富的商务楼宇资源,在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哪些目标?

  吕晓东答

  龙潭街道充分整合19个商务楼宇、17家招商中介,以“腾笼换鸟”、招大引强为工作目标,围绕生活服务、信息技术和文化出版、体育教育等引进优质企业进驻。成立北京市首家街道级投融资平台,引导地区金融机构对接头部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投融资方式,推动地区头部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共对接投融资项目5个,主要涉及养老服务、体育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等产业。对京城百工坊、富瑞大厦、星海E园文化科技创新园3座商务楼宇,进行装修翻新、环境改善等升级改造,实现了提升品质、改善街区环境、吸引高端客户、打造科技文化新经济聚集区等目标。

  记者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潭街道的发展蓝图将如何描绘?

  吕晓东答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潭街道将从南北空间格局出发,结合群众需求,以光明路为界,在辖区北侧以市民家园中心、红剧场为主阵地打造幸福文化街区,在辖区南侧以龙潭公园、龙潭中湖公园、龙潭湖体育馆、北京市少年宫为主阵地打造体育产业聚集区。同时,坚持量质并举抓经济,扎实开展为企服务;标本兼治优环境,继续推进广内6、8号楼等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光明中街占压燃气管线治理,深化铁路沿线整治打造进京风景线;持之以恒惠民生,筑牢疫情防控网,深化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项目,探索慈善工作站有效运作模式,持续发挥物业评价机制作用;多措并举抓治理,全力做好重点时期社会面防控,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尽心竭力强党建,借助区域化党建整合地区资源,完善“2+1+3”服务保障体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奋力谱写新时代龙潭街道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的社区故事

  2000余天,近30万个小时

  用脚步丈量街巷文明

  讲述人:梁萍

  龙潭街道金牌管家

  身穿蓝色队服,活跃在龙潭地区的大街小巷,一提起“小巷管家”,很多人都会想到我。

  2017年,是“小巷管家”的1.0时代,龙潭在全市首创“小巷管家”工作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认领街巷,参与社区治理。那年4月,我报名成为了第一批“小巷管家”,这一干就是五年。

  “小巷管家”参与社区卡口值守

  从诞生到茁壮成长,从成才到升级,我见证了“小巷管家”的发展历程。从单兵作战的“小巷管家”到“小巷管家团”,再到“小巷管家”发展支持中心的成立,“小巷管家”实现了三次跨越,正式迈入3.0时代。时至今日,“小巷管家”这四个字已经成为龙潭地区的一张“金名片”,在东城区乃至全市范围内被广泛学习、推广。

  161位“小巷管家”,2000余天,近30万个小时的街巷寻访,我们把“巡、访、做、报、记、刷”的“六字工作法”牢记在心,用脚步丈量街巷文明。自从成立以来,“小巷管家”累计上报解决事项38000余件,实现了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群众自下而上参与的有机结合。

  “小巷管家”的工作是充实而幸福的,虽然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但我希望自己能依旧保持旺盛的精力继续发挥余热,为社区和居民多做点实事儿。我始终相信那句话:“我奉献,我快乐!”

  ——龙潭街道金牌管家 梁萍

  我家门前最好看

  “管家式服务”

  助准投垃圾

  走进位于龙潭街道培新街9号的保利蔷薇苑小区,环境干净优美,桶站整洁有序。小区内设有3处生活垃圾分类站点,1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1处大件垃圾投放点和1处装修垃圾投放点,垃圾桶站旁均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该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准确投放率达到96%。垃圾分类,这个小区有何妙招?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保利蔷薇苑小区管理物业为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崇文分公司。据该小区物业经理于双龙介绍,自2020年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小区因地制宜推广“管家式服务”。社区和物业共同成立楼门管家队伍,以楼门为单位由管家全天候负责引导居民准确投放垃圾。管家随时通过微信群接收居民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遇到居民因岁数大、身体不佳等原因无法下楼投放垃圾,管家主动上门指导分类,帮助居民投放,以“管家式服务”保障居民省心投放。

  于双龙说:“经过持续努力,小区垃圾分类正确率提高了,垃圾桶站环境干净整洁了,成效明显。去年,保利蔷薇苑小区被评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龙潭街道以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系统全覆盖为工作标准,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成功创建15个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小区和3家市级示范楼宇。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早日实现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单位、楼宇全覆盖。

  ——龙潭街道垃圾分类专班成员 黄奇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