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城| 69家文化企业获得年度“文菁计划”资金支持

日期:2022-07-22 09:07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近日,东城区公布获得2021年东城区“文菁计划”支持的69家文化企业名单。设立文菁“文化+”产业基金,持续出台减税降费等各项惠及文化企业的政策,支持更多优秀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是东城区扎实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加速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

“我们亲身感受到东城对文化的重视”

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用歌声唱出来;将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用古琴演绎出来;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用精品著作呈现出来……备受读者欢迎的一批文化读物,都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之手。

这家位于朝阳门内大街、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音乐出版社,多年来瞄准拓展传统出版、探索融合发展的目标,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音乐出版市场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沈致金介绍,人音社成立于1954年,前身是1938年著名出版家钱君匋先生创办的万叶书店。“国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是人音社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根本动力。近两年,东城区对区内企业的政策帮扶也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沈致金说,以“文菁计划”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政策,给我们这些文化出版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在政策指引、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促进。

据了解,为了推动东城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东城区推出“文菁计划”,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和特色文化企业。

“非常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文菁计划’政策为我们数字出版项目的软硬件环境搭建、产品设计开发带来了很大助力。”沈致金说,“我们还注意到东城区不久前发布了《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其中,借此‘东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的音乐图书产品版权输出工作。”

沈致金说:“我们对东城区文化产业政策的帮助感到振奋,亲身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人才的重视和关心。”

这样的支持在东城不断呈现。近日,东城区69家文化企业获得“文菁计划”资金支持。其中,有出版领域领军企业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广播影视领域重点企业光线影业、央视动漫,文化科技领域重点企业锋尚文化、猫眼文化,也有获得“投贷奖”配套支持的保利文化、北京工美,获得“房租通”配套支持的联创世纪、未来之音等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

此次“文菁计划”政策兑现,特别注重项目的双效带动力和产业空间承载力,让文化产业“好看”也“有效益”。支持电影《革命者》、电视剧《胡同》、“百年征程”多媒体与传统舞台演出结合应用平台发展、景泰蓝创意产品设计研发,推动德必天坛WE"、东雍文创园、大磨坊文创园等文化产业园区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人均、地均产出,全力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文巷”。

“我们在东城有归属感”

“我们在东城有归属感,自己不是边缘产业。” 联创新世纪(北京)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崔恒说。

联创世纪是一家成立16年、深耕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2015年将注册地址迁到东城,目前办公地址位于柴棒胡同59号。据崔恒介绍,由于东城区文化企业众多,文化创意氛围浓厚,选址东城不仅可以促进同类型企业之间互融互通,对于招揽文化创意类人才也有先天优势。他笑称:“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东城就特别容易招到公司需要的文创人才,这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产业聚集程度都有很大关系。”

东城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近年来,东城区坚持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以文化浸润城市底色,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打造了咏园、新隆福、嘉诚胡同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开展“文菁计划”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全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联创世纪也是受益于东城区“文菁计划”的企业之一,获得“房租通”配套奖励支持。

除了“房租通”“投贷奖”等配套资金支持以外,东城区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房租减免、提供贴息贷款的定点政策指引,让企业了解贷款政策,畅通贷款渠道,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困难,帮助企业纾困。崔恒说:“提供菜单式选项,没有强迫性内容,东城区的政策支持让我们觉得贴心又安心。”

东城区各项减税降费等各项惠及文化企业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18家,累计实现收入303.7亿元,位于全市前列,实现开门红。

扬帆风正劲。东城区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坚实的行动,促进政策功能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支持更多优秀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内涵、首都文化元素、东城文化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