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打造文化金融发展高地 助力双循环经济格局

日期:2020-12-25 09:24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有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落实“崇文争先”理念,助力“五个东城”建设,高标准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12月24日,以“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双循环促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文化金融峰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朱兆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在会上致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北京市相关部门领导刘绍坚、关宇、姚力、王建新、卢辉、芦晓明、赵岑,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胡雁、赵海东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主持。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讲话。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讲话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朱兆文讲话

  2020年中国文化金融峰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东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共同承办。峰会为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推进了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产业引领区建设。


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致辞。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致辞。

  峰会自2017年至今,已成为国内最高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金融合作盛会。今年,峰会由开幕式、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等环节组成,来自政府、高校及文化、金融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参会,热议文化与金融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探讨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难点问题。


东城区副区长赵海东发布《2020 年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报告》。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岑发布《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东城区发布了《2020年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报告》,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新特点、新趋势做出研判。

市文资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签署《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风险补偿合作协议》。

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主持峰会开幕式。

  此外,由北京市文资中心与东城区共同签署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风险补偿合作协议,将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资金与东城区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联动,积极探索建立优质文化企业增信新机制。以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两个创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作主旨演讲。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蔡鄂生作主旨演讲

  蔡奇书记到东城区调研时指出,东城文化资源丰富,应深入贯彻“崇文争先”理念,加快文化东城建设,通过“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产业,将文化赋能发展。办好“文化+”产业基金,深化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生产力、软实力。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姚力作主旨演讲。

北京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作主旨演讲。

  峰会上,东城区向全国企业家发出了“橄榄枝”——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将努力拓宽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渠道,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精准服务,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CEO寇勤作主旨演讲。

腾讯副总裁、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作主旨演讲。

  文化产业和金融业是东城区的两大支柱产业,东城区围绕示范区创建,持续推动文化与金融互联、互补、互融、互促,不断探索文化与金融合作。银行机构的文化专营支行、文化金融事业部,以及北京文创板等文化金融服务机构纷纷落户东城。基于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东城区从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空间体系等方面系统谋划、多维发力,初步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为在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新动能发展浪潮中成长的文化、金融、科技企业带来更多“东城机遇”。

化“示范区”建设
打造文化金融发展高地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对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白凡作主题演讲。

  2020中国文化金融峰会的举办,为深化“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形成文化金融合作发展的“东城经验”再开新局。近年来,东城区聚焦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信贷风险分担、文化创业投资扶持引导、文化资产定价流转“四个体系”,重点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两个创新”,从工作机制、体系构建、服务模式等方面大力推进,着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难点问题,致力于打造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地位的文化金融发展高地。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作主题演讲。

  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东城区三级联动机制,抓住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政策实施落地的契机,争取中央层面的政策突破和支持。国务院批复《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以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为依托,以试点方式开展文化金融项目,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了《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年-2021年)》。


映美传媒创始人、CEO吴延作主题演讲。

  强服务,提供精准扶持。启动优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的“文菁计划”,奖励资金3400万元,文化企业上市奖励1300万元,设立1000万元文化企业风险补偿金,为中小微文化企业减免房租9068万元。联合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驻区银行推出“文菁贷”“文创贷”等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特色产品,设立专属绿色通道,实现审毕即贷。驻区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国华文科融资担保等担保机构推出“文创保”“票房保”“税易保”等产品,担保放款48亿元,惠及文化企业703家。前三季度,驻区文化金融专营、特色机构服务文化企业741家,贷款余额148.56亿元。


中英电影基金主席、中英文创集团董事长李挺伟作主题演讲。

重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在示范区设立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4亿元的“文菁”文化+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文化和高新技术驱动的文化创意经济和文化消费领域,以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度创新应用的经济业态。吸引和培育各类文化产业基金在示范区落地,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规模。

搭平台,实现资源对接。发挥北京文创板等驻区服务平台优势,线上汇聚文化企业近万余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891家,服务机构107家,运营商、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园区等222家。截至6月底,推出银行、担保类金融产品181种,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近百场。

  “嘉德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能够深切感受到‘如果说文化是灵魂,那么金融便是其血脉’。”嘉德投资董事总裁寇勤表示,作为东城区驻区企业,嘉德集团能够切身感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撑,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升级优化。
  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表示:“受益于东城区包括‘文菁计划’上市企业奖励等一系列的联动政策,我们的项目得到了支持。演出类文化企业的难点与痛点,就在于创作、制作、运营的周期长,前期投入较大,项目占款比例较高,如今企业在东城区享受到了诸多好政策,大大增加了企业家做好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浇灌金融活水
赋能“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来自君联资本、嘉德投资、优客工场、猫眼娱乐等投融资及文化企业的嘉宾,就“文化产业模式创新下的消费新场景”主题进行了分享与探讨。与会嘉宾认为,文化消费回暖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带来重要助力。


“文化产业模式创新下的消费新场景”圆桌论坛。

  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金融围绕实体经济需求,优化金融供给的结构和效率。爱奇艺、快手、南山资本、清科集团等机构嘉宾,围绕“金融助力新基建下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题,畅议如何有效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并通过文化与金融合作,解决文化资产定价难、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基础薄弱等问题和瓶颈,从而给予文化产业更精准的金融支撑。


“金融助力新基建下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圆桌论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在逐步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东城区文化金融建设成果斐然,文化产业应对疫情平稳向好,也体现出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运转提供的有力支撑。
  峰会发布的《2020年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报告》显示,东城区文化产业营收居全市第三,领先优势明显。2020年前三季度,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894.83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9.33%。东城区文化产业社会融资规模占全市比例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在北京市文化产业社会融资市场中的占有率也稳步提升,增长率在全市位居前列。成功推动锋尚文化、全时天地、乐享互动等5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东城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三板方面,长江文化、观典防务2家企业进入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文化企业的扩张力增强。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在峰会上发布《2012-2020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显示,投融资市场的活跃度拐点明显,投融资市场成交额见底回升,同时市场风险偏好见底。作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最活跃的部分,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率先出现拐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消费与供给市场结构性变化、十九届五中全会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文化产业基本面恢复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5G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提供新方向。
  未来,东城区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要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坚持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以金融赋能文化、以文化激活金融,推动东城区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促进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幸福东城“五个东城”建设,为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做出新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