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推进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京津两地加强联动,联合推出了123项改革创新举措,促进口岸营商环境再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再提升,企业获得感再增强。
改革措施一:大力推进单证改革
单证是口岸通关物流所需的必要手续,进出口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去获取、提交单证,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一直致力于深化单证改革。
减单证,2018年将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由86种减少至46种,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118个税号汽车零部件自动进口许可证,2020年进一步简化报关手续,进口申报环节企业无需向海关提交装箱清单,出口申报环节企业无需向海关提交发票和装箱清单。
推行单证无纸化改革,自2020年1月1日起对属于限制出口管理的货物实行出口许可证申领和通关作业无纸化,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联网核查。
海关全面推广电子报关委托,《海关专用缴款书》企业自行打印,出口原产地证实现网上申报、企业自助打印。
开展检验检疫单证电子化改革,推进实施检验检疫证书电子化,企业可查询和打印相关证书信息。目前我市涉及跨境贸易的单证95%以上实现了无纸化。通过单证改革,企业办证由原来跑多次减为跑一次,现在实现了“一次都不跑”。
推进港口物流作业无纸化,建成天津市港口统一收费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港口缴费和结算“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一体管理”。
建设天津港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平台,实现船代、堆场以及用箱人之间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信息传输。
推动提货单无纸化,引导国际班轮公司(船公司)试行电子提单和国际贸易相关方接受电子提单。
改革措施二:深化监管模式改革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口岸监管操作流程大幅优化。
原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个机构整合为海关一个机构,报关、报检两套手续合并为报关一套手续,海关和检验检疫两个窗口合为海关一个窗口,两次执法并为一次执法,实现了“一口对外、一次办理”。
持续优化监管作业模式,由串联作业改为并联作业,实施“查检合一”联合作业,推行“先放行后改单”、“先放行后缴税”、“先验放后检测”,扩大汇总征税,对海关信用等级高级认证企业试行免担保放行,降低布控率和查验率,实施专属协调员服务制度。
针对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进口商品,在口岸完成现场检验检疫并符合要求后,即允许提离海关监管场所,缩短货物在港停留时间,降低堆存和装卸等费用。
深化监管模式改革,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广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建立完善容错机制,企业可通过“关企合作平台”线上办理“提前申报”报关差错复核业务,审核时间由原来15个工作日减少为3个工作日,复核更正的报关差错记录不作为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记录。
对进口鲜活产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样品等量身定做检验通关方案,搭建便捷通关通道,方便企业快速办结检验检疫手续。
自2020年1月1日起,一般信用等级以上(含)的境内进口收货人或代理人可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对实际进境货物采用概要申报、完整申报的“两步申报”,还可通过“掌上海关”APP开展非涉证、非涉检、非涉税货物的概要申报,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
优化港口监管模式,在天津港试行出口集装箱货物“提前申报+抵港直装+顺势查验”的“出口直装”模式,融合监管查验环节与港口物流操作环节,在被查货物运抵码头后顺势完成查验。
推广进口货物“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模式,减少了企业在港口等待提货时间,大大节省了港口物流时间,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
实施“灵活查验”方式,根据货物性状和企业合理诉求,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出入境货物,采取预约查验、延时查验、下厂查验、入库查验等多种查验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货物搬倒和企业查验等待时间,提高监管查验时效。
改革措施三: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目前,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功能已扩展到14大类53项应用,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企业资质、税费支付5类关键业务在“单一窗口”实现100%全覆盖。北京率先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已办理出口退税100多亿元,领跑全国。
北京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率先实现京津冀跨境贸易区块链场景应用和“北京空港国际物流”区块链应用场景上线运行大兴机场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建成空港电子货运平台,实现“秒通关”,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环节、全链条的一站式、可视化、即时性物流通关状态查询,帮助企业实时掌握物流通关动态,提升全流程货物通关时效。
企业还可通过北京“单一窗口”实现一键式操作、全程无纸化投保出口货物信用保险,改变了需提供签字盖章的投保单等传统纸质材料,节省了人力财力。近日,“单一窗口”正式上线汽车零部件自动辅助申报系统,已覆盖通用、大众、丰田三大品牌11万余条汽车零部件数据。
企业申报时仅需录入汽车零部件编号,系统就会自动将相关报关信息进行回填,大大简化了汽车零部件类商品海关申报操作,实现商品申报数据的标准化、格式化和企业合规申报水平,节省了企业进口货物申报时间,降低了差错率。同时,北京“单一窗口”还与天津市港口统一收费管理服务平台联通,实现北京企业通过该平台异地申请退还天津港口建设费地方留成部分,完成天津港口的缴费和结算。
【案例一】
北京中航骏业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出口了一批机械设备,1月7日通过中国(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申报出口退税,1月14日就收到退税款。企业表示,“单一窗口”操作出口退税便利性主要体现在:“单一窗口”系统后台自动更新,帮助企业节省了人力、时间,“单一窗口”集信息采集和申报退税功能合二为一,做到了一站式服务、全程网上办理,时间短、速度快,给企业带来了很巨大便利。
【案例二】
2020年2月7日,华润电力燃料(中国)有限公司有一批捐赠物资需要从大兴机场通关。在传统模式下,企业办理通关提货需要到场后现场制卡办手续,人工跑路、排队等候,整个提货过程费时费力。采用大兴机场空港口岸航空电子货运新通关作业流程,该企业在当日19时36分完成报关手续后,19时42分通过北京“单一窗口”在线提交提货预约,20时46分便顺利完成提货,整个提货过程用时1小时10分钟,相较传统模式,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减少1-2小时,效率大大提高。
改革措施四:口岸推行“三阳服务”模式
天津港推出“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3.0版,细化公布港口作业时限标准2.0版,着力压缩作业时限,新增作业时限标准项,实施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以无人集卡作为水平运输工具,通过高精地图和5G网络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车路协同,建设天津港口集疏港智慧平台,北京货运企业及其车辆可直接对接该平台,提升港口货运资源匹配效率,加快港区货物流通疏解,公布港口“接诉即办”客服专线,打造“一站式阳光价格+阳光效率+阳光服务”的“三阳”模式,切实提升港口服务环境。
北京空港口岸实行收费清单公示动态管理,制定公布货物通关生产作业操作时限,制定通关作业手册,公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阳光服务”清单,在全国率先推行“三阳”服务模式,以促进国际航空货运发展为着力点,全面优化空港营商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案例】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0月,委托天津港外代公司北京区域总部出口一批建材。在天津港外代对其进行“一站式阳光物流”及“阳光价格”宣传后,企业不再自行联系货代、船公司、报关行等单位,通过“一站式全程服务”窗口,完成了从询价、订舱、集港、结费、出单等操作,切实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享受到“一单到底、全程无忧”的便利化服务。同时,企业在出口申报环节无需向海关提交纸质出口海关委托书、合同、发票、装箱清单,实现诸多环节的无纸化和电子化,有效提高了物流操作的时效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升了贸易企业在口岸操作效率和便利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