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
新疆和田玉是中华玉文化的主要载体。
新疆地域辽阔,玉矿资源丰富。考古证明新疆用玉的历史已超过4000年,若羌县楼兰古城出土的玉斧等工具是使用新疆玉料的最初阶段。西汉中期以后,和田玉开始大量进人中原,并逐渐成为此后2000余年玉器制作的主要材料。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开始,和田玉每年春秋两季呈进宫廷,以贡玉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和田玉占据清代宫廷玉料的主要地位,其制作和使用空前发展和繁荣,中国玉器艺术进人历史上第三个发展高峰。
故宫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在故官博物院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本展览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宫廷和田玉精品,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旨在诠释清代和田玉文化,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和田,东方美玉的主要产地,新疆和田玉,中华玉文化的主要载体。
当珍贵的玉石与深厚的文化相关联,是否感受到细腻与坚缜、内敛与舒扬、温润与博大,可曾唤起对崇山、沙漠、戈壁、河流的美妙联想。
它们,既是礼制的缩影,承载庄重与威严;也是生活的折射,体现人文与习俗;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表现,见证辉煌与认同。
玉之德,亦为君子之德,言念君子,温其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