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牺牲——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展
一百多年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残酷血腥的欧洲西线战场上,十四万华工与英法等协约国军队并肩作战,其中八万人为山东人。他们告别故土,远赴重洋,在欧洲战场上从事挖掘战壕、运送补给等艰辛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近两万人魂断欧陆,埋骨他乡。
一战华工用双手和汗水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为一战的提早结束和战后家园重建作出了贡献,为推动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产生发挥了潜在影响,为中西方交往播撒下了友谊的种子。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举办此次展览,探寻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展现一战华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欧洲与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谨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对华工的缅怀,对和平的守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一战华工历史,启迪当下,昭示未来,对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轨迹,发展中欧友好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百年前的珍贵影像和实物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封封深沉的家书、一枚枚斑驳的证章,从时光长河中跃然面前,和今天的观众相遇,生动复刻了战场上的烽火狼烟、华工们“苦”与“力”的悲舛艰辛、风雨沧桑中的家国情怀,也碰撞出内心诸多感触,以及叩问历史的深思。正是这群普通的华工,为恢复世界和平挥洒了血汗,为东西方文明交融搭建了桥梁,为中国走进世界舞台进行了探索,他们的艰辛付出及历史意义经过岁月百年的沉淀后愈加清晰。
历史是面向未来的教科书,也是认知当下的长鸣钟。我们不能忘记华工的付出,我们将把他们的故事更加生动立体地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