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
近日,建国门街道收到朝阳门南小街18号楼(辖区内某小区)业主反映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和物业不作为问题的投诉,街道高度重视,社区书记和包片主任第一时间现场核实情况,发现小区的大件垃圾贮存点的确存在大量未清运的垃圾,当即联系小区物业项目负责人安排清理。经物业反馈,该大件垃圾贮存点本为物业向业主提供用于居室装修期间的施工废料堆放,物业一般会根据废料堆放量不定期安排清运,但日常总有些居民随意往大件堆放点内乱丢旧衣物、玻璃瓶、食品包装等废弃物,不仅导致堆放点产生垃圾异味,同时也给物业清理清运工作增添了不少负担。
了解清楚情况后,街道、社区和物业一起商议解决方案:一是该大件垃圾贮存点此时的确已经堆放了大量垃圾,产生的异味已经开始影响小区的居民生活,物业应第一时间安排清理,同时后续要持续关注该贮存点的垃圾存放量和做到及时清理。二是物业应在该垃圾贮存点明显位置张贴禁止小区居民乱扔垃圾的温馨提示,并通过业主群广而告之,让业主知晓该垃圾贮存点的使用用途。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街道社区联合物业有必要后续在该小区开展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通过宣讲、竞答、实践等方式让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四是加强执法监督,街道加大对该小区的关注力度,增加该小区的执法频次和时长,对未按规定执行垃圾分类责任仍乱扔垃圾的业主实施劝诫和处罚,以罚促改,引导业主养成主动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最终,通过街道、社区、物业、业主多方发力,小区的大件垃圾贮存点面貌焕然一新,垃圾都清理干净了,异味也没有了,小区的居民也知晓该点位的正确使用用途了,平时的垃圾也知道该扔到哪里了。不仅如此,一些热心的居民还会主动当起志愿者,对不清楚怎么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劝阻和指导,慢慢的大家作为小区“主人翁”的意识被培养了出来,还会主动对小区治理事项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对一些好的建议也积极采纳并愿意和物业业主们一起推动落地,居民们见此,参与到小区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更高了。
小区治理离不开物业的认真履职,同样离不开业主对小区公约的遵守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小区的问题不是某个人的,是关系到每一位业主切身利益的,只有多方发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小区才会有一个良好的面貌,大家的生活品质才有所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