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联动——为社区环境治理助力

日期:2023-07-25 15:38    来源:景山街道

字号:        

  汪芝麻社区位于东城区景山街道东北隅,由汪芝麻胡同得名。现社区所辖的各条胡同,几乎均可在1900年的北京地图中找到,甚至在更早的明清时代,这里的街巷已经初见雏形。如此年代古老、历史悠久的汪芝麻社区,现今是超级城市中的居住密集型老旧社区,与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等新兴社区不同,在社区治理,特别是环境治理方面,社区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汇集更多声音与力量共同探讨社区环境治理问题,2023年5月12日下午,汪芝麻社区党委邀请了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张文潇老师,带领她的学生们来到社区,和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们共同探讨社区环境面临的问题现状,以及在治理工作中的探索方向。

  座谈会开始之前,张老师一行首先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转胡同、和居民们拉家常。从社区的垃圾桶站、墙面地面环境,到社区的历史沿革、居民人口结构做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过程中,附近的居民阿姨们拉着大家一会儿看花坛绿植、一会儿数路边挤满的各种车辆、一会儿自豪的叙说这里曾经居住的名人。

  和社工一起“下户”之后,大家落座于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经过一路的沟通与梳理,社工和老师确定了座谈会的关键词:干净、美丽、秩序、文化。座谈会中,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代表、社会工作专家张老师和学生们围绕如何做到让胡同内的卫生状况更加干净整洁;如何提升胡同内的居住环境,通过绿化美化等方式提高宜居度;如何建立辖区内的生活秩序;如何提升社区人文环境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垃圾分类、宠物随地大小便、花坛失管与偷盗花草、停车难、辖区治安与消防等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居民对提升社区环境的愿望与实际参与率低的张力等现实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各抒己见。

  座谈会上,不同价值观与理念的碰撞产生了五彩的火花。对社工来说,这是一次近距离接触行业专家,用专业的视角看待和探讨社区环境治理问题的难得经验,为社区接下来的工作拓宽了思路;对社区志愿者来说,他们极大的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青春活力的感染,根深蒂固的“没办法”、“没得管”思想产生了动摇;对行业专家来说,一线城市中的老旧社区这一在地性特点是社会工作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征,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一次实务探索;对社工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之余接触到了真实的民生,是一次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从实践中反思理论的良好机会。座谈会结束后,张老师和社工们就环境治理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双方都认为座谈会十分成功,并期待日后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