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竹杆社区的张阿姨发现,在朝内大街和朝阳门南小街交汇口的厨余垃圾桶不见了。
过去,全街道的厨余垃圾都会汇集在这里。本来就是岔路口,行人多、车流量大,大量垃圾桶不仅占用人行道和盲道,夏天还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来,对附近居民造成困扰。到了夜间,更有一些沿街商户会偷偷将餐厨垃圾倒在这里,加重这里的负担。
现在好了,这里的交通恢复了畅通,也不再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儿。张阿姨和邻居们十分关心原来的垃圾桶都去哪儿了。经过了解,大家得知,街道在背街小巷重新建设一座街道厨余垃圾回收站。这个垃圾站可“不一般”,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还是一座智能回收站。
100来平方的装配集装屋内,来自街道平房区和楼房区的厨余垃圾分别放置在不同房间内,每一间屋子内都配有智能变频空调,会根据外部环境调节回收站内的温度,在保持厨余垃圾通风的前提下,避免厨余垃圾发酵,产生难闻气味儿。工作人员还定期对厨余垃圾桶进行去味喷洒,保证回收站内无异味。
另外,回收站内还配备了专门的清洗设备,定期为垃圾桶“洗澡”,回收站内还设有值班室,由专人值守,确保能够随时处理厨余垃圾,保持厨余垃圾回收站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下午,厨余垃圾回收车停靠在回收站门前,工作人员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对厨余垃圾进行消毒,对垃圾桶进行托运、上车、回收、清洗,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娴熟规范。
张阿姨说,许多邻居私下讨论,都称赞街道办事效率高,能倾听居民意见,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现在的厨余垃圾回收站大家非常满意。
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街道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学习型干部队伍,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原则,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举措,及时发现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居民最关心的问题。街道收到厨余垃圾暂存点影响居民生活的反映诉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及时和有关部门、物业等多方进行协商,紧急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建设智能厨余垃圾回收站。目前,街道厨余垃圾回收站已运行一个月,得到了居民们的肯定。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做好厨余垃圾回收站的优化改造,确保回收站运行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