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中央隔离带、设置安全岛、合理缩窄机动车道……经过3个月的整修,平安大街张自忠路示范段环境整治提升主体工程基本完工,700米长的大道从骨干道路功能转型为适合“健步悦骑”的绿色林荫大道。
01
增设3米宽中央绿化带
平安大街全长7公里,是北京“四横四纵”重要交通干道之一。其中东城区路段以地安门为分界,东至东四十条,全长3.1公里,沿线有和敬公主府等不可移动文物15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首都核心区控规中提到,老城要‘慢下来、静下来’。作为老城区的核心干道,改造前的平安大街东城段道路宽度达到40到50米,林荫覆盖率低,交通舒适性低,这与老城的发展方向不相符。”东城区环境办公室副主任王涛介绍,为实现核心区控规对平安大街的各项要求,东城区与国内高水平设计团队合作,于去年10月底率先以700米长的张自忠路为示范段实施改造,着力打造集“历史精华游憩、人文荟萃展示、街区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街道。
效果图
在不减少车行道数量的情况下,改造后的平安大街在道路中央增设了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中央隔离带绿化以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景观为主,乔木品种选用了北京的乡土树种——国槐,下层将栽种月季,底层将配植宿根花卉和绿篱色带,局部和端头节点还会辅以西府海棠和时令花卉,达到一年四季景色不断变化的效果。此外,在张自忠路两侧,树池联通达250延米,并设置景观小品、提升景观节点。预计今年开春后,张自忠路的绿视率(即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将提升至25%。
02
营造“健步悦骑”环境
道路绿化的同时,交通也“绿”起来。在保证现有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平安大街的机动车道宽度被适当缩窄,在渠化段交通流量较小的位置合并了车道数量,从而保证公交专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营造出慢行优先的“健步悦骑”环境。
效果图
为了提高行人的过街安全性和舒适性,改造后的平安大街在绿化隔离带上设置了4处安全岛。在张自忠路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门前,有一处人流量较大的过街人行道,是附近居民来往大街两侧的必经之地。此前,这段道路宽度有29米,而路中间仅有不足半米宽的交通护栏和几根隔离桩。由于缺少安全的隔离等候区,面对前后的车流,多数行人不愿在道路中间久停,而是选择“抢灯”加速穿过马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现场看到,增加了安全岛后,此处过街宽度从原来的29米缩短至单侧宽13.3米,行人可在道路中间的安全岛稍作停留,再走向另一侧便道。
03
提升街区整体风貌
本次张自忠路沿线建筑风貌提升,累计拆除沿线违法建设200平方米,整治违规广告牌匾38块。施工中采用 “干摆”“丝缝”“淌白”等传统工艺,改造、修缮建筑立面6800平方米。居民、商户可根据提供的“菜单”选择自己喜欢的门窗样式,让传统风貌与现代生活气息更加融合。
位于张自忠路3-1号是一家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店面,改造前该店广告牌匾超高超宽,卷帘门盒及穿孔金属板包住了墙面的雨水管,使店面整体比较杂乱。其旁边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则是经典的欧洲古典风格砖木结构建筑群,二者风貌相去甚远。改造中,该店墙面采用“淌白”工艺,在女儿墙位置做了双层线脚,线脚间插入中式砖雕装饰,呈现出“中西结合”的效果。
效果图
下一步,东城区将妥善做好张自忠路段收尾,并积极谋划平安大街地安门东大街段、东四十条段的整治提升工作,围绕各段文化历史塑造风貌特色,打造佑世沧桑、玉河古道、靖恭繁华、双亭憩园、贝府书香等景观,让其成为富含国风京韵的独特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