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有一支垃圾分类劝导队,成员们参与桶前值守、宣传指导,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这其中就有甲6号院4号楼楼门长曹宝泰。
在社区工作时,曹宝泰是居民口中敬业热心的“曹主任”。退休后,他成为了甲6号院4号楼楼门长,每周到小区门口值班站岗,现如今又是垃圾分类劝导队一员。
周五上午10点至11点,曹宝泰和几位劝导队成员准时到桶站集合。他们对小区几个桶站分类情况进行巡和督导。有需要时,大家会清理分类错误的垃圾。
周五下午3点至4点,曹宝泰开始第二个时段巡逻。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楼门长,担负着守护楼门环境、居住安全等责任,尤其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更应该协助社区、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和投放。
曹宝泰说:“自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们家厨余垃圾一直在减量。家里人口少,平时生活也比较简单,无论是采购食物或者一日三餐,都做好计划,尽可能不产生因量多而变质的厨余垃圾。”
“上岗”几个月以来,曹宝泰发现桶站垃圾有明显变化,尤其是厨余垃圾量逐渐增加。厨余垃圾增加而其他垃圾减少,意味着垃圾混装情况有所改观,说明居民开始正视家庭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家庭才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身为社区垃圾分类劝导队骨干成员,曹宝泰对家庭垃圾分类有着切身体会。在他看来,垃圾分类就是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只要有心就能做好。简单来说,就是养成勤动手、少浪费的生活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