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校长 刘贤才
在老龄化浪潮奔涌的新时代,如何让银发岁月绽放出智慧之花?当老年教育从兴趣培养升华为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怎样的育人实践才能托起长者们的"诗与远方"?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以四十载躬耕作答,通过构建"理想信念铸魂、为老情怀筑基、专业素养固本、师德师风立身"的四维育人体系,让三千银龄学员在翰墨丹青间重拾青春,在智慧课堂中跨越数字鸿沟,更在生命教育里书写人生新篇。这支平均从事老年教育教龄超15年的教师队伍,正以教育创新的东城方案,诠释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时代内涵。
银发浪潮下的教育使命
面对人口结构历史性转变的今天,老年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最温暖的篇章。北京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60岁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已达21.5%。这意味着,每五位市民中就有一位是银发长者。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老年教育不再仅仅是“老有所乐”的休闲活动,而是承载着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
东城老年大学作为一所拥有四十年办学历史的老校,见证了老年教育从最初的兴趣班模式,逐步迈向专业化、系统化的转型。我们深知,老年教育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只有让教师成为“银龄学海”的引航者,老年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滋润长者心灵的甘泉。
理想信念:铸就教育之魂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老年教育亦不例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始终把坚定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
我们曾组织教师走进“英雄营”,与官兵们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当白发苍苍的教师与年轻战士并肩而坐,共话家国情怀时,教育的意义在那一刻得到升华。一位老教师在活动后感慨:“站在英雄的土地上,我更加明白,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
为确保教育方向正确,我们建立了课程三级审查制度,从教学内容到课堂互动,层层把关。在书法课堂上,教师不仅教授运笔技巧,更会结合红色诗词,引导学员在笔墨间感悟家国情怀;在声乐课上,经典红歌的传唱让学员们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领,让老年教育成为培育新时代长者的精神家园。
为老情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老年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解并尊重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我们的教师团队始终秉持“以老为本”的理念,用心倾听学员心声,用爱回应他们的期待。
每年结业季,学校都会举办学员作品展。这些展览不仅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生命价值的绽放。记得去年一位八十多岁的学员,在国画班学习三年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松鹤延年图》。他在展览现场激动地说:“年轻时忙于工作,退休后才圆了学画的梦,没想到晚年还能有这样的收获!”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校园里比比皆是。
为了让教学更贴近生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课程:山水研究会的雾灵山写生、花鸟研究会的地坛公园牡丹主题创作、人物画研究会的法海寺壁画观摩……当学员们置身自然与艺术之中,学习不再是课堂里的单向灌输,而是生命与文化的交融。
专业精进:让教学更有质量
高质量的老年教育,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我们深知,老年学员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截然不同,他们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可能面临记忆力减退、接受新知识较慢等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老年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
为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培训,邀请老年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校际交流,如赴北京市老干部大学、大运河月亮河小镇等地开展教学研讨。在一次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的访问活动中,我校书法教师张荣现场创作《友谊长存》,赢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更是中国老年教育走向世界的生动体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教师吴运鸿的《彩墨山水》课程入选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课。在苏州举办的示范课上,他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这些成果证明,老年教育完全可以达到专业化、精品化的高度。
师德师风:以人格魅力育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品格的塑造者。在老年教育中,师德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以整版篇幅报道我校办学情况,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温情互动。花鸟画教师耿军在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学员示范笔画,他说:“老年人学习不容易,我们要多鼓励、多耐心。”正是这种尊重与包容,让学员们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许多学员表示,他们选择东城老年大学,不仅因为课程丰富,更因为这里的教师“像家人一样亲切”。有的学员甚至带着老伴、朋友一起报名,形成了“银发同学圈”。这种口碑效应,正是师德力量的最好证明。
创新驱动:让教育与时俱进
在数字化浪潮下,老年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积极推动智慧校园建设,逐步更换智慧黑板,优化直播教学设备,让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成为可能。
疫情期间,我们迅速调整教学模式,推出“云课堂”。许多原本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的老年学员,在教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学会了线上学习。一位学员笑着说:“没想到老了还能当‘网红’,每天准时上线听课!”这种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让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惠及更多长者。
此外,学校在政府支持下,对校园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安防系统、供暖设备的改造,让冬季课堂不再寒冷;教师休息室、阅览室的优化,为师生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这些细节的改善,正是老年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未来展望:让银龄人生更精彩
四十年风雨兼程,东城老年大学见证了无数银龄学员的成长与蜕变。有的学员从零开始学绘画,最终举办个人画展;有的通过声乐课程重拾自信,登上社区舞台;还有的在智能手机课上学会了视频通话,与远方的子孙“云端团聚”……这些故事,正是老年教育价值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老年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相信,当每一位教师都能心怀理想、手握专业、肩担使命,老年教育就不仅是“老有所学”的课堂,更是“老有所为”的舞台。
银龄花开正当时。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愿每一位长者都能在教育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人生光华!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