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在2018年度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编制此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2018年度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区城管委)信息和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渠道场所、教育培训等工作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数字东城”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 如对报告有疑问,请与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大街2号;邮编:100062;联系电话:010-67073700;电子邮箱:dcgwxxgk@126.com)。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信息公开办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为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工作,东城区城管委按照《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东政办发〔2018〕22号)要求,以政府信息平台为主要平台,充分利用“数字东城”网站、《东城区城市管理》内部工作刊物及微博等多种媒体,以提高城市管理的亮点为中心,充分展示东城区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成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全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重点工作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到我委的各项工作中,通过设立政府信息公开信息栏、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发放办事指南、在“数字东城”网站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上公开政务信息,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做实。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落实总规、统筹引领,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1.推进街巷环境品质提升信息公开。以北京新版总规为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继续推进“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完成916条街巷整治、提升任务,高标准开展雍和宫大街城市设计,打造了大佛寺东街等一批精品街区,西总布胡同、东四四条、史家胡同入选“10条北京最美街巷”。 基本完成868条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入地梳理,83条主次干道全部实现架空线入地,229条道路的城市基础照明平均照度提高到之前的四倍,展现了“天上没线、地上有亮”的街巷新景观。清理规范3354块屋顶牌匾标识,重塑城市天际线。缩小了区域间街巷环境品质差距,实现整体、均衡提升,城市乱象基本消除。
2.推进交通综合治理方面信息公开。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实现香河园西街等5条道路完工通车,完成雍和宫桥段等5处疏堵工程,完成广渠门南滨河路等40公里自行车道慢行系统整治。优化核心区停车资源分布,编制完成《东城区地面停车规划》,带动24家单位共享资源,增加共享车位3300个;盘活宝华里等6个拆迁滞留地空间,实施13处停车场“平改立”,增加车位3800余个;在苏州社区试点差异化收费;科学利用共享单车监管平台和6100个电子围栏,全区共享单车由20万辆减至14万辆。
3.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方面信息公开。推动居民区垃圾“干湿分离”,实现730家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2571家餐饮企业垃圾分类规范管理;崇外、建国门街道率先实现垃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实施低碳环保的道路清扫保洁,道路新工艺(冲、扫、洗、收)作业率达到96%,道路机扫率达到98%,新能源环卫车比例保持在50%,并试点开展胡同精细化深度保洁。日间、夜间工地联合执法检查保持高压。启动354座公厕改造升级,已完成235座,基本实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全年无味”。
4.推进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信息公开。有序推进市政基础建设,完成560处直管公房坑洼院落改造;检查液化石油气用气场所5178家,加强7家液化气站日常检查,处置燃气突发事件、消除隐患共12起。圆满完成中非论坛、中轴线申遗国际研讨会等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以及电力迎峰度夏、防汛等服务保障工作。
5.推进河湖水域环境信息公开。推进水环境治理,编制完成水土保持规划。完成我区八河六湖“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和5项清单编制,完成龙潭东湖、青年湖水质治理,启动柳荫湖、南馆湖水体治理,启动龙潭三湖连通、柳荫湖及青年湖连通项目,完成东直门再生水支线建设,完成3.3公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区域内市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前三季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率为14.41%,为我区赢得“北京市节水型区”称号。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全年发布在“数字东城”重点领域公开专栏信息达55条,其中城乡环境建设10条,市政管理10条、拥堵治理2条、交通运输13条,水务信息20条,区城管委按照确定的重点领域工作分工,对各类信息进行了分类筛选,对自行车道和步道整治、城市次支路建设、疏堵工程建设、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百街千巷”环境提升、渣土运输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公布。
三、信息公开数据
(一)主动公开情况
区城管委2018年度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5条,其中,机构职能类13条、更新部门规章6条、财政预决算2条、各类通知公告10条、优化营商环境10条、工作动态260条、水务信息33条,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双公示”90条。
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数字东城”政府信息数405;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260。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8年,受理申请总数为7件,2件为当面申请,4件为互联网申请、1件为信函申请。全部按期答复。已答复的申请中:“予以公开”3项,“不属于本机关公开”1项,“申请信息不存在的”5项。政府信息收费情况,无。
(三)行政复议、诉讼及举报情况
全年发生因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0件,无举报。
(四)机构建设及保障培训情况
全年培训学习一次,50人次。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
今年以来,区城管委以政府信息化管理为重点,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加大对城市管理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加大对政务网的安全检查及应急预防,加强对信息化相关大数据情况梳理,及时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本单位工作。
五、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们存在不足主要是:今年来,区城管委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力度不够;对重要政策法规的发布和执行情况进行配套解读有待加强;信息公开标准不够详细。
2019年,区城管委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市信息公开规定》,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我委信息资源整合和“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建设工作方面的公开。我们应依托电子政务平台,统筹推进、规范运行,着力构建阳光透明的政务公开体系,高质量建设政务信息网站。
2019年3月
附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8年度) | ||
填报单位(盖章): | ||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405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
(二)重点领域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2 |
其中: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信息数 | 条 | 2 |
主动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环境核查审批、环境状况公报和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应当招标的项目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生产安全事故的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批准、征收集体土地批准、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公示、集体土地征收结案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收费标准调整的项目、价格、依据、执行时间和范围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警示信息和良好信息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等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行政机关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信息数 | 条 | |
主动公开市人民政府决定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数 | 条 | |
(三)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05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6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1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1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7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2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4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1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1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9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1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1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3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1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5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1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元 |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0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1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50 |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