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一)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改革。
我委2016年初按照“职权信息公开目录”的内容标准、公开时限等要求,更新了机构职责、机构设置、领导介绍等,已做好本单位“机构职能”类政府信息的更新并向社会主动公开。
我委认真落实“双公示”制度,每周定期将卫生行政许可和卫生行政处罚,动物卫生行政许可和动物卫生行政处罚等情况7日内通过卫计委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栏向社会进行公开。
我委根据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别拟制定卫生计生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主任办公会重要议题公开制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公开制度,通过制度促进规范政务公开工作。
(二)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渠道平台建设情况。
今年我委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栏“双公示”栏目与卫计委门户网站“双公示”栏目的关联,避免二次录入所造成的纰漏与错误。
官方微博“健康伴您同行”综合影响力在全市16区(县)卫生计生系统中多年占据第一的位置,在区内各委办局中处于领先梯队,在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排行榜中处于第19位。微信公众号“健康东城”在起步较晚,粉丝量过少、没有专业专职人员运维等不利条件下,努力追赶,影响力综合指标显著提升,与处于前列的区县进一步靠近。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委行政办公室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关各科室、委属各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现有信息公开兼职人员1人,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受理点1个,设在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卫计委窗口。
我委本年度根据上级工作任务重新修订了《东城区卫计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明确了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每年年末的年度绩效考核,将政府信息公开组织的推进情况,重点内容的落实情况,公开形式的采用情况,以及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情况等作为重点内容,确保监督机制健全,制度执行有力,责任追究落实。进一步加强了我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保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二、主动公开情况
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我委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3条;在东城区政府信息公开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1条,全文电子化达100%。
在东城区政府信息公开栏公开的信息中,更新机构职能类26条,占总体比例的12.94%;新增法律法规类信息1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6.47%;财政预算类信息1条,占总体的比例为0.50%;行政职责类信息2条,占总体比例的1.00%;业务动态类信息159条,占总体的比例为79.11%。政务微信公众号“健康东城”发布信息225条。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6年,我委接到依申请信息公开10件。其中,当面申请5件,网络申请2件,信函申请3件。
(二)答复情况
我委接到的10件申请事项共涉及12项内容,全部按期答复。在答复的12个事项中:
“同意公开答复”9项;
“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1项。
“申请信息不存在”2项。
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卫生行政职责和查验自身相关信息。
四、复议、诉讼及举报情况
2016年,无针对东城区卫计委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我委按照《北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办法(试行)》规定,暂未对依申请政府信息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
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情况
(一)制度不足仍需继续完善
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委往年制定的信息公开制度不能全面支撑新的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需进一步创新思路,围绕卫生计生重点领域工作完善符合本机关政务公开工作新制度。
(二)加强信息公开培训,增强组织领导
我委信息公开无专职工作人员,随着区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专业化理论化水平,加强基层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正确引导卫生计生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使各部门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2017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我委将继续按照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三级清单要求,做好重点领域公开工作,加强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督办。进一步加大我委政务公开相关制度的制订,将卫生计生重大决策、主任办公会、京津冀协同发展配套措施等重点领域工作规范公开。继续开展政策解读机制建设,适时向社会发布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心话题。加强政府热线电话管理,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创新政务公开理念、方法、渠道,建立健全协调有力、工作运转顺畅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委机关各科室及各医疗卫生机构政务公开责任感,落实政务公开保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推进并做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
附件:《东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2016年度)》
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 ||||
(2016年度) | ||||
填报单位(盖章):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03 | ||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0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0 | ||
(二)重点领域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 | ||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
其中: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信息数 | 条 | 3 | ||
主动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保 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专项检查整治等 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环境核查审批、环境状况公报和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国有资金占控股或 者主导地位依法应当招标的项目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生产安全事故的政府举措、处置进展、风险预警、防 范措施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批准、征收集体土地批准、征地 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公示、集体土地征收结案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收费标准调整的项目、价格 、依据、执行时间和范围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警示信息和良好信息等信 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等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行政机关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 位进行监督管理的信息数 | 条 | 0 | ||
主动公开市人民政府决定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数 | 条 | 0 | ||
(三)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59 |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8144 |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25 |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次 | 0 | ||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2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2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10 |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5 |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2 |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3 |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12 |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12 |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12 |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1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9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2 |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元 | 0.00 |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0 |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 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元 | 0.00 |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0 |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0 |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0 |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