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条背街小巷启动精细治理

日期:2024-05-24 09:58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2114条背街小巷治理本月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灾后恢复重建区域背街小巷将高标准开展环境整治提升。

  路面破损坑洼整改本月完成

  今年,全市共有2114条背街小巷进行治理。截至4月中旬,已有707条背街小巷启动施工,其余背街小巷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本月全面实施。

  本市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区域背街小巷结合整体规划和韧性城市建设,高标准开展环境整治提升,督促达标街巷做好日常巡查管护,均衡有序推进全市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多部门联动合力围绕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街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助餐点、花园城市示范片区,积极推进背街小巷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增补完善,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由线到面、提质增效。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秩序问题,今年,城管执法部门将以2023年占道经营市民诉求量排名全市前20的街乡镇为重点,对问题集中点位实施挂账治理,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确保实现全年市民诉求量同比下降5%。

  此外,本市还启动背街小巷路面破损坑洼问题专项治理,组织16区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背街小巷开展拉网式全面摸排、建台立账、落实整改。目前,已初步整改完成623处、4779平方米,占上账任务的76.5%,计划5月全面完成。

  38条不达标小巷被降档

  本市背街小巷治理分为三档标准,分别为精品街巷、优美街巷和达标街巷。按照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新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背街小巷每月进行全覆盖检查,一旦发现存在环境脏乱等不合格情况,将动态降档,甚至降为不达标。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背街小巷检查共发现问题12638处,已整改11616处,整改率91.91%。共有38条背街小巷因检查不达标被降档。

  “检查中发现,问题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暴露垃圾、车辆乱停乱放、堆物堆料、外立面脏污破损和城市家具破损。”市城市管理委整治处副处长陈志娟介绍,本市将督促被降档街巷及时整改,降档街巷如果连续三个月在市级日常检查中得分达标,将对其予以复档。

  50条降档小巷通过整改复档

  记者了解到,去年第四季度,本市共有52条背街小巷因检查不达标而被降档,其中50条整改完成后,已于今年复档。不过,丰台区定安南路和石景山区北锅小街整改后仍不合格,因此这两条背街小巷不予复档。

  下一步,市、区、街城市管理部门和专业作业单位将加强背街小巷日常巡查,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整改不到位和整改后仍反复出现问题的街巷,将加大考评通报力度,会同各部门及时开展精准帮扶,每月分区排名,推动比学赶超,提高日常管理水平。

20240524_005_63335.jpg

居民志愿队维护整治成果礼士胡同完成整治,街面干净整洁

  礼士胡同两端曾聚集大量小餐馆。2016年,礼士胡同启动整治提升,封堵开墙打洞50余处,昔日烟熏火燎的小餐馆恢复了居住用途。但近几年,乱停车、堆物堆料、乱扔垃圾等问题悄然在整治后的胡同中出现。

  “居民家舍不得扔的旧柜子、破花盆就往胡同里堆,就连街边的文物遗产汉白玉上马石都堆上了生活垃圾。”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主任高洪雷说。2023年第四季度,礼士胡同在检查中未达标,由精品街巷降为不达标街巷。

  记者近日探访了礼士胡同,发现乱堆乱放的杂物已不见了踪影,清洁后的汉白玉上马石不仅露出真容,还挂上了带有介绍信息的文化遗产展示牌。高洪雷介绍,胡同建起4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在胡同巡视劝阻不文明现象;物业为居民提供大件垃圾上门清运服务,避免胡同堆物堆料;胡同环卫保洁频次翻倍,缩短垃圾在胡同的存续时间;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还提供上门收垃圾服务。(本报记者 张楠)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