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城文化月 | 《人民日报》专版——北京东城:“崇文争先”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日期:2023-09-12 10:10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DM_20230912100933_001.jpg

  9月11日,《人民日报》8版刊发《北京东城:“崇文争先”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全文如下:

DM_20230912100933_002.jpg

  赓续红色基因血脉,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着眼北京市东城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绵长,承载了千年古都印记;文化创新创造竞相涌现、蔚为大观,焕发出蓬勃发展生机,一幅崇文争先、笃行致远的恢宏图景正徐徐展开。

  坚定文化自信

  熔古铸今涵养城市文脉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大力传承历史文脉,探索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彰显城市融通古今的文化魅力。

DM_20230912100933_003.jpg

  以“绣花功夫”护好老城文脉。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东城区始终以崇敬之心扛好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的历史责任,发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实施一系列街区保护更新、文物腾退、展示利用和整治提升重点工程,让中轴线重现“古都脊梁”壮美景观;打造“唱响中轴”、永定门灯光秀、“读懂故宫”公益艺术公开课等“中轴线上”品牌活动,创新阐释中轴线文化价值,激发这条“文化之轴”新活力。老街、胡同、四合院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城市肌理,东城区持续推进历史建筑、城市水系和传统四合院民居整体保护,深化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由表及里,以绣花功夫开展重要街区、背街小巷、重点院落的整治提升,守住老城文脉、肌理、底色和气质,“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愈加彰显。

DM_20230912100933_004.jpg

  将“红色基因”刻入城市肌理。从北大红楼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从“流动的红色课堂”到“胡同里的红色讲坛”,作为红色文化的集聚承载地,红色是东城区的最鲜明底色,厚重的红色基因融入东城的城市肌理。东城区抓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建设,建立红色遗迹数据库,打造“1+2+N”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带IP;依托域内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旧址“隔空对话”活动,联动京外革命旧址交流互学,实现两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资源共享、双向联动;推动“流动的红色课堂”——红色展馆专题展览巡展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校园、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

DM_20230912100933_005.jpg

  用“文化符号”点亮城市记忆。构建“一轴两线多片”的文物活化利用整体格局,将文物保护利用有机融入城市生活,启动文物“活历计划”,举办北京古建音乐季,推进文物活化新模式;引入公益信托基金,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品牌活动可持续发展。创新“非遗+”模式,上线北京市首个非遗主题数字平台——“非遗101”,推出非遗资源展示、数字全景呈现、模拟交互体验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非遗资源数字化利用水平;发起“东城新市井匠人扶持计划”,举办“故宫以东 体验匠心”等活动,实现非遗与文商旅有机融合,以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为契机,留住老北京的城市记忆,带动更多文物开放展示、文化设施共享、非遗项目体验,提升群众获得感。

  秉持开放包容

  博采众长传承文明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北京市东城区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推进文化融合发展,萃集各地文化精华,构筑文化交流互鉴新高地。

DM_20230912100933_006.jpg

  以民为本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推动建设“戏剧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非遗之城”“中医药文化之城”。出台全市首个加快“书香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7个大型书城、190家实体书店、5条慢生活书店探访路线密织阅读网络,实体书店建设指标全市第一。中央歌剧院新建剧场开门迎客,北京人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建成使用,大华电影院变身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东城区内有演出团体79家、经纪机构293家、剧场40家,占北京艺术类剧场的1/3,年均演出5000余场。推进建设“十分钟文化圈”,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全市第一。依托传统文化厚实积淀,开展系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及区域特色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滋养百姓生活。

《人民日报》专版——北京东城:“崇文争先”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jpg

  兼收并蓄促进多彩文明的一体呈现。成立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邀请文化名家开办“文化会客厅”,推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公共文化建设等50余场活动,更好地传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小而美”“小而雅”的沉浸式演艺活动激活会馆文化,盘活区内37处会馆旧址空间,打响“会馆有戏”品牌,推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若干措施,韶州会馆“样板间”全新亮相,联动广东省韶关市、安徽省池州市等城市签订6处会馆合作意向,利用会馆地域连接、文化联接、价值链接功能,努力将会馆打造为历史文化精华展示地、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地。

DM_20230912100933_007.jpg

  百花齐放推动特色文化的多元传播。搭建文以载道、以文传声的重要平台,吸引中国文学盛典、北京文化论坛、中国纪录片大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等文化活动落地东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展示。依托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为发展文化事业集智汇力、为培育城市文化提供沃土。举办前门历史文化节、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钟鼓楼相声会、“书海听涛”等东城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成北京市首个“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工作站、中国青年报“晨钟之声”北京(东城)宣传平台,举办“媒体东城行”系列活动,努力扩展文化传播渠道。利用媒体平台的海外渠道讲好老城故事,举办走读中国·走进北京老城区等参观寻访活动,汇聚起文化“走出去”的核心产品宣介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

  弦歌不辍谱写时代芳华

  文化发展须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打造时代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激发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促进文艺作品争先涌现。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胡同里的幸福》《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的十年》等大型人文专题片;联动驻区文化机构推出电视剧《胡同》《情满九道弯》、由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而成的话剧《钟鼓楼》、文化探访微纪实专题片《老单走东城》,众多以“东城叙事”为背景的文艺精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东城的时代内涵、社会风貌及历史底蕴,在充分彰显东城发展创新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DM_20230912100933_008.jpg

  丰富美育供给,打造文化新载体。重视和扶持一批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文化类项目入驻,槐轩人文艺术空间、拾院、法原博物馆、南池子美术馆、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等老城胡同里的新兴美育空间开放运营,它们由老院子、名人故居、会馆等改造转型而来,展示着古建木作、现当代书画、世界手工家具等各类艺术精品。这些美育空间不但主理人团队年轻化,植入的文化内容也更加青春时尚,老城的文脉在这里得到延续发展。美育新空间的运营,同步带动周边街区实现业态升级,使新老居民共生、新老文化交融、新兴业态生长。美育空间的营造一步一景、古色古香、精致灵活、富于变化,兴来而往、步行可至,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营造了城市多维艺术展示的新场景,也构筑起老城更新的承载地、生活美学的新高地。

DM_20230912100933_009.jpg

  集聚融合发展,释放产业新动能。依托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释放产业平台新动能。利用腾退空间孵化文化产业类聚的“文巷”,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充满设计感、时尚潮、国际范,成为综合性文化新地标。重点探索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两个创新”,北京银行发布“文化英才贷”“文创贷”等创新产品,启动文化企业专项扶持计划——“文菁计划”,以金融赋能文化、以文化激活金融,持续推动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的互联、互补、互融、互促,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以场景化赋能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积极利用老旧厂房等腾退空间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推动“胡同里的创意工厂”空间拓展及升级改造,推动园区由“封闭管理”向“开放共享”转型,打造优质企业集聚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地,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