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参小”实施六年东城19万学生受益 累计开设185门体育美育课程,帮助开发36种校本教材 来源:新东城报
学生展示“高参小”项目实施的体育美育教育成果。通讯员 唐晨 摄
11月11日,以“音戏筑梦 体艺飞扬”为主题的东城区“高参小”工作总结表彰活动在东城区崇文少年宫举行。活动通过表彰、交流分享、人物访谈及特色表演等环节,展示了东城区“高参小”项目实施六年来的体育美育教育成果。
四个“高参小”项目奖项颁发
据了解,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要求所采取的一项重点工作。
活动现场,和平里三小宋雪等共31位干部、教师获得东城区“高参小”项目优秀工作者奖;国家大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社会团体获得东城区“高参小”项目引领奖;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等12所小学获得东城区“高参小”项目成长奖;中国戏曲学院和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等5个结对校获得东城区“高参小”项目优秀合作奖。
活动中,来自青年湖小学、板厂小学、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加强合作育人、彰显办学特色方面的经验与收获。
据介绍,东城区“高参小”项目2014年正式启动,板厂小学作为“高参小”项目的基地校,与北京工业大学签约成为合作伙伴。板厂小学校长冯亚楠说:“六年来,北工大派出了专业教师团队,对我校1至6年级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全面培养学生学艺术、爱设计、能探究、会实操的能力。同时,我校还创新评价形式,从单一评价学生美术作品转向全面评价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实际获得。此外,学校美术组还和北工大师生一起设计了低、中、高年级段的绘本艺术档案册,记录了学生在美育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学生一路的成长与蜕变。”
18所学校“高参小”全覆盖
活动现场,来自市、区的5位教育人就“高参小”项目的开展情况接受了访谈,深入探讨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在访谈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数说”了东城区“高参小”项目实施六年来的体育美育教育成果。六年来,8所高校、3个社会团体先后与东城区22所小学签约。高等学校、社会专业团体以体育、美育特色发展为载体,全方位参与小学的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社团发展、教师培养、理论研究等工作,累计近19万名学生受益。高等学校、社会专业团体在东城区各校的一至六年级开设了音乐、体育、舞蹈、书法、美术、戏剧等共185门课程,帮助学校开发了36种校本教材。目前,全区18所学校实现了“高参小”项目一至六年级的全覆盖。此外,高等学校、社会专业团体结合课外活动为全区小学新建立起了197个体育、艺术等社团,组织了2万余名学生走进国家大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及高等院校观看演出,每年平均开展211次教师培训。
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参小”项目让各参与学校逐渐实现由“输血”、“造血”到“献血”的转变,实现每一所“高参小”小学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活动现场,史家小学分校、和平里第一小学的学生们还进行了京剧和花式篮球表演,展示了学校体育美育教育成果。(记者 王慧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