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城报讯 7月20日下午,东城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举办“心手·相连2035”工程启动会、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暨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仪式。
2035”工程
启动“心手·相连
启动仪式上,区教委对《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据介绍,未来,东城区将通过纵向建机制、横向搭平台,与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共商共管,多部门有效联动,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服务平台,做到厚植沃土、量产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在市教委与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东城区将努力建设“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保障区域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部门与区教育系统及所属学校的有效对接。
据了解,“心手·相连2035”工程是继“健康·成长2020”工程、“文化·传承2030”工程之后,东城教育综合改革推出的又一项新举措,旨在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增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打造东城“家校社”共育新品牌
当天,“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8个分中心正式成立。
区教委主任周玉玲表示,东城区将构建“1+8+X”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利用暑期时间着力推进重点工作,帮助家长,让孩子受益。
据区委教工委书记刘藻介绍,随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成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的教育现代化的三大支柱之一。东城区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实践研究和交流展示五个重点工作领域,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活动上,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郭鸿解读了《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施方案》。
郭鸿表示,要充分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职能,依托专家资源库,开展区域培训、理论学习和指导实践活动,引领区域家教发展。发挥八大学区分中心职能,开展学区家教交流、特色活动展示和专题研讨活动,形成学区家教特色。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次活动中,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与东城区教育委员会签订《“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协同育人实践研究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东城区将通过家、校、政、社的紧密配合,打造东城“家校社”共育新品牌。(王慧雯)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