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弘扬雷锋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全面优化。5月8日,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第一百一十九讲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邀请体育馆路街道四块玉社区副主任李炫烨,围绕“让雷锋精神在共享家里生根发芽”这一主题进行宣讲。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汪前程,法华南里社区金色夕阳雷锋志愿服务队队长张青芝,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居民代表参加了讲堂。
李炫烨是共享家项目策划人之一和主要执行人。在本次雷锋讲堂中,李炫烨讲述了关于社区废旧锅炉房变身共享家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如何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故事。从废弃锅炉房到多功能共享家的华丽转身,大家看到了雷锋“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精神的当代实践。共享家里开展的缝纫、理发、维修等志愿服务,更是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共享家里不仅提供便民服务,还培育了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雷锋精神有了持续传承的载体。
“那些曾经环境脏乱差的小区角落,如今变成了充满生机的共享绿园。这个项目的创意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搭建了代际沟通的桥梁。在这里,老年人传授种植经验,青少年带来创新思维,两代人共同协作、相互学习,同时雷锋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代际传递。这种互动模式打破了现代社区里常见的邻里冷漠症,重建了守望相助的社区温情。共享家项目的成功在于发现和善用社区资源,并把雷锋精神与社区治理创新相结合,从而激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四块玉社区的一位居民深有感触地说道。
据悉,截至目前,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开设119讲,覆盖线上线下13万余人次,引导地区学雷锋志愿活动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助推学雷锋活动在地区蔚然成风。接下来,体育馆路街道将持续用好“雷锋讲堂”品牌,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转化学雷锋活动成果,使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雷锋精神进机关、进楼宇、进学校、进小区,进一步营造“人人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