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东城创新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日期:2025-11-17 10:37    来源:北京东城

字号: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天坛街道召开老旧小区引入物业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今年3月,街道启动物业全覆盖工作,统筹推进全部15个在账无物业小区引入物业,并于今年10月实现全部销账,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惠及居民3008户,覆盖面积达14万余平方米。

  为了让物业引入真正贴合居民需求,天坛街道针对不同小区的特点推出定制方案。面对部分居民觉得“没必要”的顾虑,推出无偿协助行动不便老人上下楼、零散楼栋“候鸟经理”等个性化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对规范化物业的“离不开”。针对“不实惠”的担忧,依托区域化“大物业”模式,为物业公司节省人工、场地等方面的成本,省下的资金反哺基础设施改善,同时合理制定收费标准,让居民觉得“物超所值”。针对“打问号”的质疑,通过张贴物业介绍视频二维码、邀请专家现场答疑,让居民明明白白选服务。

物业进行楼顶防水处理。

  在物业服务落地后,天坛街道更以精细化治理守住民生温度。考虑到业委会成员多为老年人,街道创新“家庭会议”机制,把居民的每一个小诉求都记在会议纪要里,确保物业入驻后基础服务与个性化需求同步落地。为了快速响应问题,街道还将原本“人多难协调”的联席会,改成由城市管理办公室牵头的“流水席”式视频协调会,每周定期开,相关部门、社区、物业按需参会,问题当场定方案、明期限,实现“一站式”解决。在考核上,街道也摒弃“一刀切”式标准,围绕群众满意、接诉即办等五个维度,结合小区特点设置差异化指标,让服务真正干到居民心坎里。

居民从便民服务柜取用工具。

  天坛街道的速度与温度,是东城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的缩影。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东城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其作为保障民生的重点工程,多次专题部署,制定《东城区关于加强改革创新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制度上筑牢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在疏整促系统上账的75个小区中,53个已实现物业引入并达到销账标准,48个已完成系统销账。

物业为井盖刷漆,进行安全提示。

  为了破解老旧小区“小散弱”的共性难题,东城区还探索出一系列创新路径。推行区域化物业管理,整合资源帮助物业企业“自我造血”,推动服务良性循环。坚持“先成立业委会(物管会)、后引入物业”,同步提升“老三率”(业委会组建率、物业管理覆盖率、党组织和工作覆盖率)与业委会(物管会)占比,筑牢组织基础。组建由首开、中海、京诚等8家企业参与的物业企业联盟,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实现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除了天坛街道,东直门街道今年已有10个小区达到销账标准,8个小区完成系统销账。

  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健全长效运营机制,争取政策支持,调研推动物业企业实现“微利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提前对接区属国企与联盟企业,启动2026年物业全覆盖工作,稳步向“三年覆盖全区222个老旧小区”的目标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