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入选项目公告正式发布,东城区共有4个项目上榜,其中2个项目获评“最佳实践”,2个项目获评“优秀项目”。此次入选项目涵盖平房院落更新、产业园区升级、道路环境整治及文旅商业活化等领域,集中展现了东城区在老城保护与功能提升中的创新探索。
此次获评“最佳实践”的两个项目,分别是景山三眼井启动区平房院落及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项目、朝阜路和朝阳门南北小街区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
景山三眼井启动区平房院落项目位于三眼井胡同与景山东街交汇处东南角,总用地面积约40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56平方米,功能涵盖办公、商业、居住及公共服务,同步配建37个地下车库车位,有效补充了街区停车短板。项目建成后,不仅恢复了老城传统街巷风貌,更直接提升了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品质,实现了街区功能的综合改善。
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地处沙滩后街22号院,毗邻故宫与景山公园,属“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二期范围,原为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地,2022年启动更新改造。该产业园占地9256.19平方米,建筑面积14139.2平方米,在改造中深度汲取“皇城史、首开史、大院史”文化元素,引入国内头部文化企业、产业投资集团及国际与国潮品牌,形成集办公、商业、公共文化、园区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并已于近日正式开园。
朝阜路和朝阳门南北小街区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则聚焦城市主干道。其中,朝阜路(东城段)东起朝阳门桥、西至皇城根遗址,全长2.3公里;朝阳门南、北小街北起南门仓胡同西口、南至建国门内大街,同样长2.3公里,两段道路合计4.6公里,是老城核心区“两横两纵”文化绿色漫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兼具政务、交通与文化功能。
朝阜路践行“文绿相融”理念,重点实施林荫路建设、历史建筑保护、慢行系统优化及“多杆合一”工程;朝阳门南北小街则坚持“为民务实”思路,推进道路空间整合、慢行空间拓展,并通过“共益·创生”行动引导沿线商户改造立面牌匾与橱窗,打造可观可感的文化探访路线。
此次获评“优秀项目”的前门草厂居住体验院落项目与重构·潮东里非标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则在历史文化活化与存量资产利用上展现特色。
前门草厂居住体验院落项目由天街集团打造,选址前门东区草厂片区,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分为后勤、公区及客房三部分,设42间客房,是国内首家客房与居民院落交织的开放式精品四合院酒店。项目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为历史文化保护区更新提供了“保护提质”的范本,也践行了《北京城市更新条例》中“控增优存、试点探索”的原则,为核心区品质提档升级提供支撑。
重构·潮东里非标文旅商业综合体的前身是位于东四南大街32/36/38号的天坛家具厂旧址,建筑为20世纪70至90年代混合结构,空关多年后成为亟须盘活的存量资产。经三年设计改造后,项目以“轻改造、重运营、强共生”为理念,一层规划为非标商业社区,二层为“城市人文微度假酒店”。设计中不仅活化利用东四文化基因,更将老城胡同肌理引入建筑内部,让访客仿佛在街巷中穿行,同时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群体参与老城更新,成为艺术与年轻态商业集聚的“城市微度假”新地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