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东城区2025年防汛全要素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成功举办。这场演练以贴近实战的场景设置、高效协同的应急响应,全面检验了东城区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的极端性特点尤为突出。开春以来,大风、极端高温等异常天气接连出现,入汛后降雨更是频繁来袭。入汛前,东城区的降雨量已高于往年平均值,但分布相对均匀,前期整体态势平稳。进入主汛期后,受海上台风影响,北方地区形成了不可预测的降雨条件,给区域防汛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东城区在前期各单位、各街道分散演练的基础上,专门组织了此次全区性综合演练,旨在通过实战化检验,巩固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演练场景设定直击防汛痛点。模拟蒙古低涡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北抬共同作用下,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市气象台接连发布暴雨蓝、黄、橙、红四级预警,东城区同步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演练中,房屋漏雨、城市内涝、大面积停电、车辆涉水被困等一系列紧急情况相继上演,精准还原了汛期可能出现的复杂场景。
演练分为桌面演练与实操演练两部分。桌面演练在区应急指挥中心展开,区应急办(防汛办)通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联通各单位、各街道,实现了防汛工作的全面指挥调度;实操演练则在龙潭中湖公园二号湖进行,集中展示了各单位现场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
此次防汛演练亮点纷呈,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成为显著特色。在设备技术层面,充分依托市、区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及华为云视频会议系统,成功构建起区应急指挥中心与各部门、各街道,以及后方指挥部与前方应急处突力量之间的无缝互联互通网络,为指挥决策、可视化调度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迈向新台阶。
在机制运行上,严格遵循“六必到”原则,应急、公安、消防、交通、卫健、宣传等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同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的高效机制,确保现场处置有条不紊。战术策略上,采取“水陆协同、多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调动专业排水车辆快速抽排积水,另一方面组织救援人员利用冲锋舟、橡皮艇等设备解救被困群众,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东城区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筑牢了城市防汛安全屏障,为首都核心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东城区将继续以实战为导向,完善应急机制,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确保在极端天气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