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封500年的地坛神马圈里飘出拿铁香,到龙潭中湖乘夜光船赴一场湖心派对;从玉蜓公园新嫁娘走过的粉色双喜地绘,到柳荫公园孩子们踏浪的蓝色星球——东城公园正掀起一场“玩法革命”:撕下“风景画”的标签,变身为装载都市生活下半场的活力场域。
点燃夏日夜经济 公园活力场爆火
“太嗨了”“看不够”“还有吗”……近日,龙潭中湖公园夏日品牌活动“摩天轮之夜”正式回归,吸引了千余名市民游客参与,当晚的“非正式音乐会”,更是引发了全场大合唱,点燃了东城的夏日公园夜经济。
随着首场活动的圆满结束,“龙潭中湖公园”微信公众号的留言板上,多了许多“求加场”的留言。这处开园不到4年、面积仅39.6公顷的公园,微信公众号竟坐拥50万粉丝。
面对粉丝的热情,龙潭中湖公园运营方马上安排!7月5日晚,第二场“非正式音乐会”开唱。公园运营方负责人李晶说:“第二场的主题是‘金曲之夜’,首首热歌。”她还透露,今年夏天,公园将开展八场音乐会,满足大家“嗨唱一夏”的期待。
自入夏以来,龙潭中湖堪称“会整活的显眼包”。周六的摩天轮广场上,燃脂搏击操的音乐震得树叶簌簌发颤。百余名学员跟随教练有力挥拳,汗水在午后阳光下闪闪发亮。林女士的粉色瑜伽垫旁放着电解质水:“在天然氧吧里跳操,汗流浃背都成了享受!”去年“春日灵灵闲不住”市集用AI测算二手物品的“灵气值”,用春菜兑换“灵气值”,300个摊位一夜爆满;今夏第二届“能量唤醒季”更是火力全开——网球场喊声震天,黛林广场的长椅变身象棋战场,背包船河道里上演着“水上腰旗赛”,参赛者争抢彩旗时溅起欢腾水花。
运营密码藏在细节的浪漫里:当“摩天轮之夜”音乐会唱到《海阔天空》时,荧光棒汇成摇曳星海;闲置集市上,8岁的瞳瞳奶声吆喝“一元甩卖”,用玩具换来新朋友。“我们的活动没有年龄门槛。”看着摩天轮广场上不同年龄的人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放声歌唱的场景,李晶说道:“各个年龄段的人在此刻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1.2公里蜿蜒的林荫水道中,各色“发光果冻船”如萤火虫群聚又散开。这种重量仅2至6千克的船只可折叠成双肩包大小,夜间亮起灯光时尤为梦幻。“除了品美食、听音乐,还有湖心派对。”水上运动教练正在介绍时,几条发光船自发围成圆圈,船上的蓝牙音箱飘出《稻香》的旋律。而在岸边,露营主题餐厅飘来烤肉的焦香,新引入的夜钓区已有人甩出鱼竿,浮漂在月光下荡开细碎银波。
文化加持沉浸体验 解锁公园留客密码
当地坛公园里那棵挂着“铁生的朋友余华”和“余华的朋友铁生”铭牌的国槐成为打卡点,历史与当下完成了一场隔空击掌。北天门西墙外,专程从河北赶来的王先生抚过皴裂的树皮:“读过《我与地坛》才懂,树影里藏着时间的诗行。”住在附近的韩先生则感慨地说道:“小时候常来这玩儿,看见过坐轮椅的人,那时候没啥感觉,等到大学后读了史铁生和余华的书,了解了他们的友谊,感触才更深一些,想来这个时空重逢一下。”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感受:“树还是那些树,但意义变了。”
“铁生余华的树”相距不过三米,地坛公园工作人员王子龙揭秘说:“这两棵树的认养者并非余华与铁生,其实是一对闺蜜的创意,她们想致敬这段文坛佳话。”如今,铭牌上的认养期限已悄然更新至2026年,算是回应了网友“余华铁生地坛的树该续费了”的调侃。银杏大道两侧,更多树木佩着心声徽章:“小尤的摇钱树”“核桃特补脑”……一棵棵静默不语的树木成了情感容器。
在尘封500年的神马圈,“一尺见学”咖啡师将藻蓝蛋白倾入雪克壶,荔枝汁与茉莉茶汤交融成湛蓝“海水”。芝士奶盖与浓缩咖啡打发后覆于其上,形成柔和的“沙滩色”。咖啡师说:“这杯‘地坛的海’,复刻了下午三点地坛公园砖墙上的树影波光,阳光穿过树荫在墙上投射出如‘波光粼粼的大海’般的景象,这款咖啡正是呼应此景。”顾客李女士轻啜一口说:“咖啡香醇混合海盐风味,真有面朝大海的感觉!”
市民在地坛公园神马圈“一尺见学”享受惬意时光。
银杏大道旁,“我在地坛”书店的红房子像从童话滚落的糖果。走进书店内,依墙而建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其中很多都是崭新的。店员对犹豫的读者轻笑:“拆开看看,不买也行。”靠窗座位被绿荫笼成翡翠色,一名大学生刚刚在这里读完半本《务虚笔记》。转角处的小王子玫瑰静静地“开”着,这份用心值得拍张照片再走。
多元化场景营造 绘就生活新图景
升级改造后的玉蜓公园如同撒了把糖霜。栖霞廊亭的弧形骨架披着紫藤,新婚夫妇小赵和小王挽手走过地面上彩绘着的粉色双喜图案。小赵说:“走出婚登中心就进‘甜蜜公园’,摄影师说这儿的布景比影棚还妙。”小王手中的捧花与廊下羽叶丁香几乎同色,她笑言:“这儿种的丁香花香味淡雅不呛人,‘甜蜜公园’就该是清甜的。”
新人在玉蜓公园“甜蜜”主题公园打卡拍照。
柳荫公园则变身蓝色星球。“浮感空间乐园”里,五岁男孩豆豆在充气“浪花”上翻滚尖叫。豆豆的爸爸刚刚解锁了“水上闯关不湿身”的夏日清凉新玩法,他说:“气垫溪流有暗涌装置,跑起来像踏浪。”亲子区的钓鱼池最火爆,孩子们拿起小鱼竿,在鱼池前坐成一排,在父母的指导下变身“小渔翁”,当鱼儿上钩的那一刻,孩子们无比兴奋地跳起来:“太好玩了!你看我钓的鱼多漂亮!”
龙潭公园中心岛上,白色建筑“龙潭竞界”如泊岸帆船。晨光熹微时,竞·动空间已是银发主场。66岁的张先生杀球力道不减当年:“早场有优惠,这儿的地面可比水泥地舒服多了。”下午时分,篮球少年跃起扣篮时,球鞋摩擦专业地板发出锐响。“地板有减震层,对膝盖友好。”他抹汗指向隔壁落地窗,“我妈在那儿喝咖啡呢。”
竞·享空间的LONG TIME咖啡馆里,负责人葛磊正调制“望龙潭”特调。青提气泡水注入杯底,红色软糖捏成的金鱼在冰粒间浮沉:“用水果糖象征龙潭金鱼,冷萃咖啡代表湖水。”在“软软星球”亲子餐厅,年轻的父母趴在落地窗前,观看自家宝贝在“小软教室”里的表现。音乐、绘画、烘焙、非遗手工制作等小课堂活动在“小软教室”不定期开展。负责人康烨说:“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偷得半日闲’,好好欣赏公园美景。孩子们可以亲近大自然,光影里的手工课,灵感都带着青草味。”
龙潭西湖的夜,是从荷塘霓虹开始的。第三届荷花文化节正在这里举办,在北岸、栖霞处、南影壁等处都有荷花灯、“柿柿如意”灯等精巧的装饰,2万余平方米荷塘顿成星河。摄影爱好者老郑支起三脚架:“长曝光拍出来,荷花像飘在银河里。”
当暮色浸透龙潭西湖的荷塘,霓虹灯下的睡莲缓缓收拢花瓣。逛完市集的女孩提着竹编灯走过石桥,暖光晕开在墨色水面。东城公园的运营者深谙生态是根茎,而让枝叶蓬勃的养分,永远是人的温度与故事。正如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观察的那样:“市民要的不只是景观,更是走几步能买咖啡、转角遇见活动的便利体验。”
东城的公园早已超越赏花观景的旧标签,成为城市生活的延伸舞台。当你在玉蜓公园的丁香丛中闻到婚书的油墨香,在地坛神马圈咖啡里品出500年的光阴回甘,在龙潭竞界的落地窗前见证晨练与早咖啡的同频共振,在青年湖公园的游船上体验浮光跃金与闲暇休憩的自在——便懂得所谓都市生活的下半场,是在回归本心与节奏重塑中探寻生活本味。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