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日期:2025-07-04 14:34    来源:东城区政府网站

字号:        

       近日,东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区综治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枢纽,区综治中心以“正阳汇安”为主题定位,寓意以“正阳”立魂、以“汇”聚力、以“安”固本。区综治中心聚焦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矛盾调处高效协同、法律服务精准供给和指挥调度智慧联动,打造集约高效、智能精准的实体化平台,为平安东城建设注入新动能。

  走进位于区信访接待大厅的区综治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群众接待区里整齐排列的窗口,引导员正耐心地指引一位市民取号,大厅里虽人来人往,却也井然有序。区综治中心整合了司法、信访、房管、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核心部门资源,创新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的模式。司法局、法院、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和律师常驻于此,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轮驻则主要针对与阶段性高频事件相关的部门,例如小学新生办理入学期间,教委会派工作人员入驻,年底劳资纠纷较多,则会请人社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入驻。而其他部门在接到通知后,也能在短时间内赶到随驻。这种灵活机制,让资源既能高效集中,又能按需调配,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区综治中心设置了群众接待区、调解服务区、指挥调度区、心理服务室四大功能区域,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接待区的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正快速登记一位市民的诉求,并通过信息化平台流转;法律咨询窗口前,律师细致地为一位老人解答房产继承问题;诉讼服务窗口里,法院工作人员在指导当事人办理调解业务;检察服务窗口也不时有群众前来咨询。旁边的调解服务区,一场物业纠纷调解正在进行,司法局的律师调解员、物业公司代表和业主围坐一起,耐心沟通。指挥调度区里,工作人员仔细整理着当天上午收到的咨询与矛盾纠纷,对下一步的流转处置情况进行分类,不时有人进来汇报工作、领取任务。心理服务室内,一位情绪激动的市民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慢慢平复了心情。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区综治中心的业务流程已经形成闭环。群众来到区综治中心,诉求会在受理登记环节被详细记录,随后分类流转至相应区域或部门。处置化解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成功的可以通过司法确认等方式固定成果,不成功的则引导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

  作为全区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的中枢,区综治中心与17个街道综治中心紧密协同,构建起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工作矩阵。创新实施“平安恳谈”工作机制,法院、检察院、司法局选派骨干干警“实名制”对接各街道综治中心,推动政法力量精准下沉基层一线,确保问题在基层有人管、管得好,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之前跑了好几个地方,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在这里,相关人员都在,一次性就把问题解决了,太方便了!”某小区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因小区内的几十名业主无故欠缴物业费多次投诉无果,听说区综治中心启动运行后特意赶来。他先在法院接待窗口登记,随后被引导至调解服务区,东城法院、住建委、街道相关工作人员悉数到场。经过一番沟通调解,东城法院采取示范性判例促调解的方式,先对其中1个案件作出示范性判决,并以此判决标准为依据,促推群体性纠纷化解,其他业主表示愿意按照法院的裁判标准主动缴费,矛盾得以解决。

  还有一起类似演唱会退票的纠纷正在处理。几位市民因某演唱会延期,与票务平台协商退票不成,来到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联系了区市场监管局的驻点人员,同东城法院工作人员与票务平台一起沟通,最终平台同意为他们办理退票。一位市民说:“没想到在这里能这么快解决问题,不用我们自己到处奔波了。”

  据了解,区综治中心试运行期间,每天接待数十人次,凭借整合的资源和高效的机制,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满意而归。下一步,区综治中心将继续深化矛盾“梯次递进、一体调处”,推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续写东城“靖”字文章平安新篇,筑牢首都核心区安全稳定的基石。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