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东城区分场活动在龙潭中湖公园摩天轮广场举办,一场以“心动东城”为主题的旅游推介嘉年华拉开帷幕。
这场融合文化、旅游与创意的活动,不仅通过四类主题路线串联起东城的历史与现代,更以跨区域联动、沉浸式体验和惠民互动,展现了东城文旅的多元魅力与创新活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东城区委副书记王达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秋洁、区政协副主席贾邦等出席活动。
路线发布
解锁文旅融合新生态
在旅游推介嘉年华上,东城区发布四类主题10条旅游路线,串联起文商旅不同场景,让游览者在品质优选中体验东城的繁华与活力,尽享食住行购的多样乐趣。
其中,“风物闲美 万象心旅”文旅活力路线中的“微风露台计划”,汇集区域内300家特色露台空间,既为市民游客品味古韵、体验打卡提供最佳视角,也为露台导入新质文化消费场景。“慢跑东城”系列精品旅游路线中既有著名的钟鼓楼、智化寺、宏恩观等历史古建,还有同期推荐的文化艺术展览、演出、非遗体验、酒店住宿等内容,从“跑步动能+艺术静观”出发,打造“身体暴走+精神漫游”的跨界体验。
“烟火诗行 巷往心途”城市漫游路线包含“漫步探访觅文风”“跟着电影游东城”“骑游最美中轴线”3条路线,围绕中轴线、胡同、国潮老字号、文化历史、影视作品、红色教育等热点主题,邀请市民游客漫步东城的街巷与地标,在悠闲文艺的氛围中感受老城的独特韵味、体验松弛慢活的美好时光。
“古韵图鉴 解码心意”文物非遗路线包含“运河往事”文物主题游径和王府井戏剧谷探访路线,带领市民游客深入探寻东城的文化内涵,在古韵新生中品味传承与创新的魅力,解码东城的文脉密码。
“经纬协奏 阅动心城”阅读友好路线包括“朝阳门阅读友好街区地图”“书香之城”探访打卡路线和“紫禁之巅逐梦百年”中英双语主题路线,以书香为纽带,市民游客可循着路线用脚步阅读东城,在悦读城市、阅览生活中,感受书香之城的独特魅力。
四类主题10条旅游路线将东城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场景。活动现场,各旅游路线以明信片的形式分发,方便市民游客参考和规划适合自己的游览方式。有趣的旅行风格测试互动装置,可以让市民游客现场回答测试问题,用彩色线绳串起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东城旅游方式”。东城区以“文化+”的创新密码,将历史与现代交织,打造出“一步一景皆故事”的文旅新生态。
跨域联动
共筑文旅发展“朋友圈”
此次活动特别引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山西省长治市,黑龙江省伊春市,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等七地文旅资源,形成“南北对话、东西共鸣”的文旅矩阵。
各地通过多媒体展示、特色文艺演出、文旅推介市集等形式,展现了文旅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从自然风光到民俗风情体验,再到现代都市休闲,各类文旅资源琳琅满目,与东城的胡同文化交相辉映。通过搭建“主客共享”平台,东城区不仅为兄弟城市提供展示窗口,更以流量共享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共生共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内蒙古乌海市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山西长治市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黑龙江伊春市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特色城市文旅推介
在惠民演出环节,来自七地的艺术团体联袂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带来的开场舞蹈《盅碗筷》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呼麦《传说》震撼人心;唐山花吹《百鸟朝凤》以高亢的唢呐声赢得阵阵掌声,而湖北十堰的歌曲《大江北去》则用悠扬的旋律诉说着长江文化的绵长。这些演出不仅呈现了地域文化特色,更以艺术为纽带,架起游客与东城的情感桥梁。
5月期间,东城区还将举办“艺+1”全民艺术培训、“华彩东城”演出季等特色活动,并联动各类景区推出惠民举措,进一步释放文旅经济活力,积极打造“全域、全时、全龄”的文旅生态圈。
沉浸体验
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活动现场,“旅游推介市集”与“拍照互动打卡区”成为人气焦点。“旅游推介市集”10个特色摊位中,东城区本地文化空间灿然书屋与27院儿尤为亮眼:灿然书屋以“年轻态、多功能”的多元文化空间定位,展示了东城“书香之城”的魅力,限量版文创吸引游客驻足;27院儿以社区文化为核,推出胡同艺术体验项目,展现“艺术活化社区”的独特理念。
最受欢迎的,当属“旅游推介市集”的摇铃小屋。铃铛一响,市民游客即可轻松获得惊喜旅行拍照透卡一张。天坛、鼓楼、龙潭中湖公园、永定门等特色地标建筑的透卡,让游览者总能拍到属于自己的最佳东城视角。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城区将继续加大宣传东城经典文旅地标,推出更多惠民举措,让市民游客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最北京”的独特魅力,在古韵与新潮的碰撞中感受“崇文争先”的独特气质,体会“城以文兴、文以城载”的永恒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